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

權力來自利用訊息不對稱搞神秘!?

權力來自利用訊息不對稱搞神秘!?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特斯拉公司內部的溝通方式?
二、站著不動意味著等待被擊中!
三、40歲黑洞與清單革命!


@吃乾貨Review@
搞訊息不對稱的組織文化,他們長期發生管理者經常感到「怎麼進度總是落後?怎麼任務總是還沒完成?不是早就說了嗎!」而負責做事的底層人員就會總是感到「怎麼才說出來的工作馬上就要完成呢?」有沒有發現什麼?一邊早就說的事還沒完成;而另一邊卻怎麼才剛說就要完成。你們是不是常遇到,也許你們只是在某一邊因此沒發現問題癥結點。


一、特斯拉公司內部的溝通方式?

特斯拉員工可以在沒有得到允許的情況下與經理的經理或者另一個部門的副總裁交談,也可以和馬斯克交談。此外,每個人應該認為自己有義務這樣做,直到正確的事情發生。

馬斯克還強調,公司內的經理們應全力避免在公司內部建立「竪井」,這將會造成「我們對他們」的心態阻礙溝通。這是一種自然趨勢,需要積極與它戰鬥。馬斯克說:永遠要把自己看成是為公司的利益而工作,而不是為了單個部門。

層層報告的命令鍊,重點是在鞏固各層級的權力以確保組織運作時能有紀律。可是職場裡一直存在著「我知道的比你多」的暗黑階級文化,而有些能力較弱的主管又愛自己搞神秘,想營造自己知道很多不可告人的機密情報;也有可能是上層管理者對資訊過度控管,以至於所屬下級主管分不清什麼事情需要保密,把需要儘速被執行的任務和不能讓對手知道的產品發展搞混,以至於拖累產品研發進度。

一個組織如果長期發生管理者經常感到「怎麼進度總是落後?怎麼任務總是還沒完成?不是早就說了嗎!」而負責做事的底層人員就會總是感到「怎麼才說出來的工作馬上就要完成呢?」,這種情況除了要檢討專案管理能力之外,或許該檢視一下組織裡是否有發生故意製造訊息不對稱的文化。

身體的疲累不是疲累,真正的疲累是對事情感到無奈又無力的困境,才會讓人疲累得想放棄...


二、站著不動意味著等待被擊中!

近身格鬥有一個重要原則是:永遠別站著不動!

在生活裡、職場裡和生意的戰場上,即使一切進展順利,你也不能站著不動,因為這意味你在等待被擊中。你需要不斷創新,不斷提前一兩步想到事情會如何發展。

Paypal CEO Dan Schulman 在武術中學到,贏得一場爭鬥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攪進爭鬥裡。當你想看清楚全局,你只要嘗試了就能看到在哪能避免衝突、發生衝突時部署資源的最佳方法是什麼?

我們都是一般平庸的人,很多時候我們都等著別人出招,才能開始想怎麼進行下一步。然而,如果遇到狡猾又聰明的對手,我們的下兩步早就被他看透了,他的這一招就是要引出我們早就被他料到的下一步。如果真的不能多想兩步,那至少知道「永遠別站著不動!」一直出招,特別是虛招也有可能擾亂對方的陣腳和思緒,這樣或許即使平庸的我們,也就能戰勝狡猾又聰明的對手。


三、40歲黑洞與清單革命!

這本《100歲的人生戰略》知識速食之前這篇文章《如果活到一百歲,你必須規劃好這三種無形資產!》有蠻多心得跟大家分享的,可以再複習一下。

而我今天看到的重點有「人的資產也會從金錢變成了信用和人脈」這是個很重要的觀念,除了累積足夠養老的金錢外,信用和人脈重要度也要大幅提升,好好經營你的人生,讓自己在六十歲以後能過著和人和平相處以及受人敬仰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規劃一個值得擁有的生命!

第二本書《清單革命》小惡魔沒在博客來找到,或許是不夠認真找吧!因為清單這個工作法簡單易懂,我從職場到現在當內容創作都有在用,甚至有付費的 App 可以協助提醒你執行任務的清單(check list),實務上小惡魔的操作經驗分享可以看《你每天90%的注意力被浪費了!》、《如何打敗分心?》這兩篇文章,相信會有非常不錯的收穫!

不過,在這篇文章裡有一組有趣的數字,我想記錄下來並分享給各位:目前,人類已知的疾病超過 13,000 種,治療方法也是數萬種。醫生可用的藥物有 6,000 多種,有 4,000 種醫學和手術步驟。在重症監護狀態下,每位病人平均 24 小時要接受 178 項護理操作,而且每項操作都有風險。看了這些數據,你就明白了,不管醫生們有多負責,差錯都是無法避免的事情。現代社會的複雜程度,已經完全超出了正常人的腦力負擔。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所有偉大的領導者,同時也是非常好的導師!

所有偉大的領導者,同時也是非常好的導師!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領導者必須是好老師!
二、耶魯校長說像狐狸一樣思考!
三、讀商業書籍時如何畫重點?


@吃乾貨Review@
領導者要把重要觀點和決斷總結成「可喻之義」(teachable point of view),變成可以傳授的理念,能夠在組織裡清晰地溝通和傳承。如果你總覺得大家都不能懂你的意思,老是不能按你說的去做,該被檢討的人是你,不是員工!


一、領導者必須是好老師!

這個「可喻之義」(teachable point of view)可以傳授的觀點理念,通常有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想法:偉大的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思想,這個核心思想也反映了領導者清晰的商業思維,領導者要能夠闡明這些思想。

第二個部分、價值觀:領導者的價值觀要和想法一致,組織的價值觀包括是否能認可貢獻、坦誠溝通,以及促進團隊合作。

第三個部分、情感能量:領導者在傳授他的想法時,能不能投入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在做一些關鍵決策的時候,情感投入更加重要。

也就是說,領導者要群眾說服能力,並且簡單明暸不拖泥帶水的闡述能力,讓你的跟隨者不但願意相信你,更必須要聽得懂你的想法和理念,最重要的是能夠真的按你所預期地實現出來。如果你總覺得大家都不能懂你的意思,老是不能按你說的去做,該被檢討的人是你,不是員工!


二、耶魯校長說像狐狸一樣思考!

刺蝟和狐狸的分類法非常著名,它最早來自於公元前 7 世紀,希臘詩人阿爾洛克斯的一句話:狐狸知道很多事,而刺蝟只知道一件大事。

刺蝟堅持一種普遍原則,萬事萬物都堅持用一種理解來解釋。狐狸追求更多知識,無論是相矛盾的還是互相連接的。

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或者你身處不同的領域,有時你應該用刺蝟原則來處理事情;有時則應該用狐狸的多變來適應和學習。我個人喜歡狐狸,因為我感覺自己像刺蝟一樣,很不懂得變通。


三、讀商業書籍時如何畫重點?

土井英司在《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菁英閱讀的深思考技術》一書中,介紹了從書中畫出重點的三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那句看起來不舒服的話,要畫重點!>

當你讀到覺得「對!沒錯!我想的果然沒錯!」的部分,別畫線!土井英司認為,這只是「自我陶醉」,確認自己的正確對你的成長不但無益,還會讓人變得偏頗,無法接受新思維與新方法。他建議,當看到一句讓你不太舒服、卻印象深刻的話時,務必要畫線。

畫線,要畫在有新發現、有幫助、以及與自己思維不同的地方,才能幫助成長。

難怪我一直不能成為一流的人,原來我過去看書畫重點都錯了,我在同溫層裡取暖,所以根本學不到好東西。

<第二個原則、作者自述內容的可信度都該打個折扣,甚至可以跳過不讀!>

書裡常常會混入作者不經意寫下的謊言與誇大,「如果沒有客觀的數據資料、明確的例證、詳盡又具體的故事、第三者的證詞等足供判別真實性的資料,作者自述內容的可信度都該打個折扣,甚至可以跳讀。」有些商業類書籍會收集令人感動的名言佳話,土井英司認為這些內容也不是很重要,雖然名言是心靈的養分,但跟做生意沒有關,作者怎麼把生意做成功了?他採取了哪些行動這才是你需要知道的。

我又中一招,那本書我買了就是相信作者呀~所以他講的我都信了...感覺自己越來越不入流了@@

<第三個原則、畫線要畫在原因上,而非結果上!>

土井英司以管理學課本《管理學》中的一項研究為例,研究結果顯示:只有產能高的員工才會感到充實,充滿了鬥志,反之則不然。其中的因果關係是,員工有沒有鬥志只是結果,原因在於工作表現好壞。如果看完這句話,面試時錄取了一個自稱工作很拼命的人,當他失去鬥志時也會失去產能,因此錄取或培訓員工時不能看他們的鬥志,要設法提升員工的工作表現才對。

沒看懂案例...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去面試,你應該主動向面試官提出的六個問題?

去面試,你應該主動向面試官提出的六個問題?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被面試,你最好問下這六個問題!
二、人力資源的三個原則?
三、對工作沒興趣時該怎麼辦?


@吃乾貨Review@
面試時提問不要只會問福利,如果對方根本不想用你,這就尷尬了;到職後也要力拼進入公司八成業績的那兩成貢獻者,讓自己成為有價值的人;如果進入職業倦怠期,給你三個方法調整一下,如果沒有效果,那就要開始找下一份工作了。


一、被面試,你最好問下這六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這個職務招募的原因?

可能是員工離職了、可能是擴編、或其他原因。這可以讓你評估接受這份工作初期的影響,以及對進入這公司未來期待的評估。

第二個問題、現職的員工為什麼想留在你們公司?

這可以幫助你搞清楚這家公司的文化、價值觀和環境對員工的影響。

第三個問題、如果我被錄用了,上班後 6-12 周,公司最希望我做到的三件事是什麼?

這個問題可以幫助你瞭解面試官和公司對你的期望和標準。

第四個問題、想成功做好這份工作,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這個問題可以讓你瞭解面試官對這個職位的理想描述。

第五個問題、在今天的面試裡,有哪些內容讓你覺得我不適合這份工作?

這個問題很重要!這樣問,如果面試官對你有什麼疑慮,你就有機會當面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在你沒機會為自己辯護的情況下讓他自己做決定。

第六個問題、貴公司什麼時候會做最後的決定?我能打電話或發郵件詢問嗎?

這個問題可以讓你始終掌握主動權,而不是只能被動等待。


二、人力資源的三個原則?

對於精編的部分,雖然對於拉卡拉的董事長孫陶然的觀念我覺得有道理,但是小惡魔不能完全認同這樣做組織管理。即使用飢餓的原則可以操練出高能力的員工,可是相對就要去面對人員異動的風險,這方面即使第二個原則奏效,讓人員流動率降低,可是仍無法避免突發狀況帶來的損失。

對於第三個原則最實在!在公司來說一定要善待有價值且態度良好的老鳥,不能大鍋飯一起吃,吃大鍋飯總合來說一定會降低員工士氣。而對員工來說,本來就應該將自己的能力提升到可以對公司八成的業績有所貢獻,這不只是對公司的負責,也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


三、對工作沒興趣時該怎麼辦?

第一個方法、評估一下你目前的工作目的:有人只把工作當成工作、有人把工作當成事業、還有人把工作當成使命。不論目的為何,你不必死守初衷,想清楚當下你對這份工作期待的目的是什麼,才是對的!以此評估是否還能滿足你的目的。

第二個方法、看看你的工作有哪些部分是「可以塑造」的:也就是找出你的工作能創造出的「延伸價值」,不論是在工作時間內去提升技能或成就感,或者是在下班後將所學的經驗運用在生活或其他事情上,讓工作的價值可以擴大或延伸。

第三個方法、激發你工作之外的興趣:和上面的方法反過來操作,在工作之外培養一個有關聯的興趣,讓這個興趣的發展和所學,可以回頭來貢獻在你的工作上,提升工作的價值。

最後,如果上面這些方法都沒有效果,如果你真的對工作十分厭倦,你就要考慮一下,是否要換一個工作了。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10月1日 星期日

負面情緒代表內心在意的事情,你應該面對它而不是簡單的往好處想!

負面情緒代表內心在意的事情,你應該面對它而不是簡單的往好處想!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如何與負面情緒共處?
二、作家賈平凹是如何工作的?
三、成功與運氣!?


@吃乾貨Review@
遇到負面情緒,不能壓抑更不能放任地發洩。雖然正向思考對人有益,但過度推崇或依賴,反而容易讓人陷入「凡事只要往好處想,就能迎刃而解」的迷思裡。讓你不要壓抑,也不是要你只顧慮自己感受地亂發洩!今天教你四個步驟去正面面對分析思考(不是深呼吸說這世界依然美好)。


一、如何與負面情緒共處?

在正向思考的氛圍裡,人們把負面情緒或想法看作有害物,只要有一絲不好的念頭,直覺上就告訴自己別想那麼多。但是根據心理學研究,當人們越是想要抑制某個想法,這個想法反而會更強烈地停留在腦海中!就像減肥的人強迫自己放棄喜愛的甜食,最後卻連睡覺都夢到在吃大餐,被壓抑的負面情緒也是如此。

負面情緒或想法能夠反映出人們最重視的價值或事物。《Emotional Agility》這本書的作者 Susan David 認為,比起一味地強調正向思考、忽視負面想法,人們應該嘗試鍛鍊自己的情緒敏感力,接受所有的思緒和情感。

遇到負面情緒時,可以通過以下四個步驟找到與這些情緒共處的平衡點:

第一步、面對情緒:要正面面對這些情緒,坦然面對自己內心的各種聲音,並相信這些困境或負面情緒可以幫助我們;

第二步、分離情緒:試著把自己和眼前的情緒分離,並從客觀的角度觀察自我,就像棋手通過俯瞰棋盤從「下一步」思維中跳脫出來一樣,瞭解到自己其實擁有更多可能性;

第三步、分析自我:從負面想法中辨識自己的價值觀,比如你不喜歡自己想出的點子被剽竊,背後的原因也許是你非常在意公平和公正;

第四步、價值思考:思考為什麼這些價值觀對你來說很重要,並根據它們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習慣或態度,逐步改善生活。

總而言之,就是要先冷靜後開始思考。


二、作家賈平凹是如何工作的?

寫作跟寫程式一樣,下手前都會一直想要寫出完美的作品,而最完美的結果不會是在腦中想過千百遍後第一次出手就完成的,而是實體化後經過數次修改甚至包含毀掉重來。

所以,我們開發軟體有個數字:如果你把相同功能的程式,全部刪除後從空白開始再寫一遍,平均來說該功能的效能會提升20%。

重寫吧!碼農。這樣會讓你的功力從農夫轉職為藝術家。


三、成功與運氣!?

精英主義:本來是英國大法官麥克(Michael Young)用來諷刺英國教育體系的。成功人士把成功完全歸結為自己的努力和能力,進而甚至把自己固化為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把其他人排斥在外。

馬太效應:技術和全球化已經造就了一個贏家通吃的市場,贏家通吃市場中存在著馬太效應。所謂馬太效應,是指強者越強,弱者越弱,過去知識速食有整理過更詳細的馬太效應資訊:「首份中國國人工資報告」、「內容的可能性是無限的

光環效應:是指人們認為在一個方面表現很好的人或組織,在其他方面也會表現很好。所以有時候成功最開始的優勢,有極大的可能,是因為運氣好帶來的。

槓桿作用:在台灣我們可能會稱呼他們是肥貓,因為他們坐領高薪,可是凡夫俗子的上班族看不到他們的能力,或者他們的能力不能被認同。舉個正面的案例,記得有一年我的某前公司用年薪五千萬聘請了一位財務長,這薪水算是肥貓裡面最瘦的了,但仍然被員工們列入名單內放酸。不過他來公司約半年,把公司整個財務整理過後,向國稅局要了六千萬回來,公司這不就把他的薪水賺回來了嗎?

所以,從那件事情的啟發後,我會更願意相信這些來自民間的大神,他們肯定有這個價錢的資格。但是,我仍不相信從政府退出後的肥貓,或許他們的價值是人脈,但透過這些人脈處理的方法觀感上都存在被議論的風險。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