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孫悟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孫悟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2月1日 星期三

學豬八戒憑喜感和曝光度找到升遷之路:豬八戒真的是二師兄嗎?

ㄜ~用挑擔子和一句話「“小”的苦」來推不是二師兄的這部分,弱了點...

另外那個戲弄豬八戒最後面的邏輯也很爛,孫悟空本來就沒規矩的,他連師父和佛祖都能反了,要弄個老三,還要跟老二商量一下嗎?用這個邏輯要推豬八戒是老三,也非常弱!

這個說書的口氣和語調想學羅胖,可是邏輯根本就是硬湊來的,差得遠了!

不過以豬沙兩人的關係和個性,要把豬八戒搞得這麼有喜感,讓豬八戒當老三,確實不方便跟大師兄孫悟空這樣搭戲搞,最後這個邏輯小惡魔倒是覺得有通。

不過重點到最後也想學羅胖來個人生道理(跟著「羅輯思維」學習:真英雄!)這招到也沒學漏,不過用短短幾分鐘突然要跳到告訴大家說:豬八戒是靠著自己的“喜感”和“故事”上位的,號召力恐怕是不夠的...

小惡魔幫忙補幾刀,意思是要告訴大家:想上位?一來你要很有實力(故事來滴);並且還要很會拍馬屁(喜感來滴),懂不?

這段得到和其他得到心得合併在這篇得到15min:《加薪升職求上位,就看你有沒有悟性了!

西遊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常被戲稱為暑假神劇,每個電視台都在播。這也說明瞭西遊記的經久不衰。既然咱們都這麼熟悉西遊記,那我問您一個問題,豬八戒排行老幾呢?您肯定會說,這還用問?老二呀,二師兄嘛。可真是這樣嗎?北大中文系碩士李天飛,研究西遊記多年,他告訴我們說,豬八戒一開始可不是排行老二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今天我們看到的《西遊記》,不是一部一氣呵成的作品,而是隨著時間慢慢完善的。其中豬八戒這個角色,它剛進入西游故事的時候,不是二師兄,而是三師弟,沙和尚才是二師兄。直到明朝的時候,豬八戒的地位才發生了變化,上位成為二師兄。

豬八戒最早出現在西游故事裡,大概是元末明初的《西遊記》雜劇裡。在這部戲裡面,唐僧是先收了孫悟空,再收沙和尚,最後收的才是豬八戒。按照收徒弟的這個順序,豬八戒是排第三的。

我們再來看《西遊記》裡徒弟三人的分工,孫悟空負責降妖除魔,沙和尚是唐僧的侍衛,負責唐僧的人身安全,然後順便做一些端茶倒水的事,只有豬八戒,工作不固定,你看他一會幫孫悟空打妖精,一會挑行李,什麼都幹。

比如說,受歡迎的 86 版《西遊記》電視劇,沙和尚是挑擔子的,但這實際上這是一個誤解,在《西遊記》原著裡,挑擔子的一直都是豬八戒。你看最後到了西天,如來佛祖也對豬八戒說:「以汝挑擔有功,封你為淨壇使者」。所以說,豬八戒實際上是挑擔子的。那這就有意思了,我們來從他們的分工分析一下,孫悟空是降妖的,那這就好比是領導的辦公室主任,地位肯定高嘛沙和尚是牽馬的,就好比領導的司機;而挑擔呢?不僅是個體力活,還沒什麼技術含量,就像個零時工。所以說,從分工上,也可以看出豬八戒的實際地位。

還有一個線索,在盤絲洞那一回,豬八戒說過這麼一句話,「三人出外,小的苦」,按說他是二師兄啊,怎麼能算小的呢?所以說,這句話很可能是早期西游故事留下的一個痕跡,既表明他的苦,也表明瞭他本來的排行。

那為什麼我們今天看到的豬八戒,卻成了二師兄呢?他有什麼資本上位呢?

我們剛才提到元末明初西遊記雜劇,這個劇中的豬八戒,他自己是有一個完整的故事的。我們來說一下這個故事:有一個村子,裡面有一個人叫裴太公,裴太公有一個女兒很漂亮,自幼許給了朱太公的兒子朱公子,朱公子是個人,不是豬八戒啊。沒想到,這個朱公子家道中落,裴太公就想毀婚,但是裴姑娘非常喜歡朱公子,她就夜夜禱告,請求一定要跟朱公子在一起,沒想到引來了黑風山的黑豬精,黑豬精聽到了裴姑娘的禱告,它變成了朱公子的模樣,把裴姑娘騙到山裡去了。正好這個時候唐僧師徒趕到,就把這個裴姑娘給救出來了。這個故事有一個特點,就是很容易嵌入西遊記的故事中,所以隨著時間的發展,豬八戒的故事就融入了《西遊記》中,而且搶佔了沙和尚的很多戲份,所以你看,西游的路上,孫悟空的戲分是最多的,其次是唐僧,再次是豬八戒,最後是沙和尚和白龍馬。

我們再來說豬八戒成為二師兄的另外一個資本,那就是他天生具有喜感。豬八戒孫悟空正好是非常極端的一對,一個特別瘦,一個特別胖,一個又靈活,一個又笨拙。所以你看孫悟空天天幹的事,就是去調戲豬八戒玩。比如說,豬八戒在獅駝嶺被抓了之後,浸在水裡面褪毛,然後孫悟空就變了一個黑無常去那兒嚇唬他,說要是有錢賄賂我,我就不勾你的魂。然後豬八戒就嚇得趕緊說,有錢有錢,就從他的耳朵裡,拿出了小塊銀子。

如果說豬八戒是三師弟,孫悟空作為大師兄,從禮節上、邏輯上來說,他要發號施令,還是要先和沙和尚說。如果越過老二,一直揪著老三幹活的話,會不太合適。還有,如果豬八戒是老三的話,他想和孫悟空搭戲,就要越過沙和尚,這個也不合人情,所以說,把豬八戒和沙和尚換個個,讓豬八戒當老二,沙和尚當老三,那劇情的敘述就方便很多了。

所以說,豬八戒本來是三師弟,是靠著自己的喜感和故事一步一步上位成為二師兄的。

本文源自:「得到」系列收費音頻「李天飛大話西游」

2017年1月30日 星期一

科技版緊箍咒:改掉壞習慣有希望了!只要拿起手機操作 App 電電員工就好?

所以說,對於「習慣」把工作拖到最後一刻才做的員工,我們可以用科學的「科技版緊箍咒:光遺傳技術」來電電員工,這樣就能讓員工變成「目標導向」囉!?

這段得到和其他得到心得合併在這篇得到15min:《加薪升職求上位,就看你有沒有悟性了!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些壞習慣,比如有人讀書時集中不了注意力,有人工作時不拖到最後一刻不動手。這些壞習慣特別難改。不過,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大腦裡壞習慣形成的原因,未來,我們也許可以用科技手段輕鬆改掉壞習慣。

研究人員發現,大腦的決策區是在前額腦區的底部,但是在這裡有兩個完全相反的決策系統:一個叫習慣型腦電波迴路,從名字我們就能看出來,這個迴路是讓我們做某些事情能習慣成自然。比如吃飯前要洗手這種習以為常的事情;還有一個叫目標導向型迴路,這個迴路可以幫人們進行一些有目的性的行動,比如選一條新的路線回家,讀一本新書,堅持跑步鍛鍊等等。這兩種腦迴路在前額腦區可以說是互不相讓,一直在爭奪控制權。

為什麼說壞習慣很難改呢?這是因為,當兩種腦迴路為了控制權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大腦會自動釋放一種神經化學物質,叫內源性大麻素,它可以幫助習慣型腦電波迴路奪回控制權。也就是說,人們更容易放棄目標,回到原本讓自己舒服的那個狀態。這麼聽起來,內源性大麻素好像是種助紂為虐的物質。但其實,如果沒有了它,我們就什麼都做不了。因為人類的全身都有這種物質,它參與了很多生理過程,比如食慾啊、痛覺感受啊、情緒記憶等等。

你看,既然習慣型腦電波迴路是因為有幫手才經常獲勝,那我們給目標導向型迴路也找個幫手不就行了嘛。科學家最近就找到了一個幫手,叫光遺傳技術,它能精確地打開和關閉特定的神經。利用它,就能讓目標導向型腦迴路掌控大局。

當然了,這不代表習慣型腦迴路就是壞的,保持兩個迴路之間的平衡還是很重要的。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習慣型腦迴路能讓我們快速又高效地完成一些例行動作,不用每次都學習新東西,否則大腦就會超負荷運轉;而目標導向迴路呢,能讓我們適應新環境的變化,兩者缺一不可。所以我們用光遺傳技術改變壞習慣,並不是要關閉習慣型腦迴路,而是在需要切換成目標導向型腦迴路的時候,能及時切換過去。

所以你看,想要改掉壞習慣,不僅要停止對習慣型腦迴路的依賴,還要提高大腦在兩種迴路之間切換的能力。也許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就可以通過光遺傳技術,調節習慣型腦迴路的主導權,戰勝壞習慣。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漫科普」(如何改掉壞習慣?研究發現大腦形成行為習慣的原因)

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

還不懂團隊為啥不跟你走嗎?

還不懂團隊為啥不跟你走嗎?

一、堂堂齊天大聖,為啥還要搬救兵?

民間流傳有幾個原因:

一,緊箍咒是一個封印,孫悟空的能力被封住了;
二,說大鬧天宮的時候,神仙們保留了實力,沒把最強法寶亮出來,但是當自己的跟班下凡惹事的時候,就不得不亮出自己的看家本事了;
三,說孫悟空五百年沒有練功了,別的妖精都練功,早超過它了;
四,說孫悟空要保護唐僧,瞻前顧後,有本事也使不出來,怕生事端。

但真正的原因是:《西遊記》裡大鬧天宮的和西天取經的孫悟空,根本不是同一個號!

總結,孫悟空前後變化這麼大,主要有兩層原因:一個是南北方傳說的合流,導致了猴子前後性格的差異;另一個就是宗教宣傳的需要,導致故事不得不這麼寫。


二、讓團隊高效要避開兩個坑!

第一個坑「遇到重要決策請專家:這是不靠譜的」;第二坑、「多給員工培訓組織就高效了:這也是不管用滴」!

找專家遇坑的例子罄竹難書,這就不說了自己聽,底下僅供一張圖給大家笑笑^O^...

藉由這張圖要來講專家的事情是,當你找了專家告訴他你的客戶要你幫他在樹下做個盪鞦韆時,圖中有個藍色沙發的就是專家給的建議,要不這樣怎麼能對得起他給你要了那麼高大上的收費呢?而且還會餵你喝「這會帶給客戶超值滿意」的迷湯...
嚴正聲明:以上純屬虛構,如有哪個專家雷同,不關我的事!

給員工培訓解決不了以下問題:
1. 戰略指示不清晰;
2. 管理者與工作團隊配合度很差;
3. 單調的效率評量標準。

心有戚戚焉啊~~可憐了幾位有實力有能力的團隊T^T...


三、案子破不了?找經濟學家幫忙!

沒有經濟學家解決不了的事情!

小惡魔覺得統計學真的很重要(當年在被當的邊緣),現在時髦的說法是大數據(big data),第二則故事讓我想起尿布和啤酒的事情。

美國柯林頓政府的時候,暴力犯罪率突然快速下降。芝加哥大學的一個教授說,造成美國暴力犯罪下降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那些潛在的罪犯並沒有被生下來。

怎麼說呢?

1973年,美國通過了一個法案,自願墮胎合法了,這就讓那些貧窮的婦女在意外懷孕之後,可以選擇墮胎。因為對不同的人來說,犯罪的成本和收益是不同的,經濟收入低、教育程度低的人,犯罪的機會成本比較低,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這些人犯罪的幾率更大。所以,如果這些孩子一開始沒有被生下來,暴力犯罪的發生率也就自然而然會降低了。芝加哥大學的那位教授,通過大量統計和研究,最終證明瞭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

聽完這個故事又讓我想到,邱太三說「騎車酒駕都是中下階層」的回應:因為酒駕中有7成是騎機車的人,這時候就要想騎機車的人都是些什麼人,用邏輯思考跟判斷才回答「中下階層的人比較多」。有被認為是中上階層的人,曾經因為喝酒騎摩托車被抓的嗎?

說真的,小惡魔用粗淺的邏輯思考,拿掉玻璃心,以邱太三用的數據少到幾乎可以說沒有的情況下,賤民小惡魔沒有比他多的數據可以反駁T^T...大家互相用嘴皮甩臉沒用,還是把時間花在爬到上層然後騎機車給邱太三看!

只是小惡魔再用粗淺的邏輯想問很邱的邱哥,你算過那"三成"開車酒駕造成無辜他人的傷亡,會不會比騎機車的"七成"更嚴重!邱哥你想過嗎?

數據分析是要加入溫度的!


四、白吃白拿是人的天性嗎?

百吉餅就是台灣的貝果(Bagel)

小惡魔覺得大辦公室和小辦公室,以及城市和鄉下的例子說得不好,我認為小辦公室誠信高,是因為空間小做壞事容易被發現,而鄉下誠信高不是因為人少,而是城市的人太邪惡了!

不過,還是很同意會影響偷雞摸狗的行為是這三點:公眾的同情心、空間大小內的人數多寡、和人的情緒。


@吃乾貨Review@
管理者跟團隊協調性是很重要的,西天一路取經,孫悟空本事多大啊,但是多少次是唐三藏對孫悟空的不信任造成許多危機,而兩個人面對威脅時的戰略大不相同,也是造成摩擦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唐三藏懂得分析過去解除危機的數據,應該更信任孫悟空的判斷正確性,不過唐三藏就是個糟糕的主管,他就是用當下的情緒和我執在下命令,才會漸漸的把師徒兩人的信任瓦解。

耶?他們不就五個"人?",偷雞摸狗的事情,豬八戒一件也沒少幹過!

2016年11月3日 星期四

加薪升職求上位,就看你有沒有悟性了!

加薪升職求上位,就看你有沒有悟性了!


@吃乾貨Review@
想加薪升職求上位,就算是素人也是有機會,要練習怎麼讓「習慣型」和「目標導向型」的迴路平衡、還要很有「故事」和「喜感」、要熟練選擇的技巧、最後在商業領域裡要嗅得到商機!


一、改掉壞習慣有希望了!

所以說,對於「習慣」把工作拖到最後一刻才做的員工,我們可以用科學的「光遺傳技術」來電電員工,這樣就能讓員工變成「目標導向」囉!?

二、特朗普(川普)為啥那麼火?

精英政治的局外人,大陸用詞很少會比台灣攏長,這就是台灣去年就發生的情況:素人政治人物的崛起!

不過台灣素人政治出線,跟美國不太一樣,主要是對"精英政治人物"的信心崩盤所造成的,而台灣選舉大部分就是選不爛的,所以通常知道這個不好了,那下次就換人做做看,如此而已~

三、豬八戒真的是二師兄嗎?

ㄜ~用挑擔子和一句話「“小”的苦」來推不是二師兄的這部分,弱了點...

另外那個戲弄豬八戒最後面的邏輯也很爛,孫悟空本來就沒規矩的,他連師父和佛祖都能反了,要弄個老三,還要跟老二商量一下嗎?用這個邏輯要推豬八戒是老三,也非常弱!

這個說書的口氣和語調想學羅胖,可是邏輯根本就是硬湊來的,差得遠了!

不過以豬沙兩人的關係和個性,要把豬八戒搞得這麼有喜感,讓豬八戒當老三,確實不方便跟大師兄孫悟空這樣搭戲搞,最後這個邏輯小惡魔倒是覺得有通。

不過重點到最後也想學羅胖來個人生道理(跟著「羅輯思維」學習:真英雄!)這招到也沒學漏,不過用短短幾分鐘突然要跳到告訴大家說:豬八戒是靠著自己的“喜感”和“故事”上位的,號召力恐怕是不夠的...

小惡魔幫忙補幾刀,意思是要告訴大家:想上位?一來你要很有實力(故事來滴);並且還要很會拍馬屁(喜感來滴),懂不?

四、房地產太火,宋朝怎麼調控?

這是在講《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博客來購書連結一連結二)這本書的部分內容,房地產小惡魔是不懂,不過倒是讓學到大陸今天已經成為常識的知識:“貧富相資”!頓悟了經濟學上的一點道理,給大家反看一下我們台灣目前有些人仇富的心態。

貧富相資”的道理就是:一味地打擊富人的利益,也就不能從富人那裡取得收入來補貼窮人,最終窮人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官府要求私人業主降低租金,甚至是白住,那誰還願意把房子租給別人呢?就算租出去,房子壞了業主也不願意掏錢修理,最後窮人還是沒房住!

聽到最後還似乎懂了一件事情,《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的你,不是指「宋朝」,而是在說現在的我們啊~~對不對?你們聽了是不是也這樣認為?

五、大腦要節能,決定才會錯!

現學現賣,小惡魔覺得一堆巧克力的例子裡,大腦為什麼會失去精準度,是因為“目標導向型迴路”戰勝了“習慣型腦電波迴路”,因為難得的機會,當然想嘗試一些平常比較沒機會吃到的新口味啊!

不過最後導出來要教我們的選擇技巧很重要也很有用:如何做出更好的決定呢?

就是在做決定時,不要一下子直接選你最想選的那個,而是先把選項裡不好的排除掉,把選項減少到你可以控制的數量,比如說三個。
科學證明,這樣做的確對做決定有幫助!

今天得到各篇的全文稿
#一、《科技版緊箍咒:改掉壞習慣有希望了!只要拿起手機操作 App 電電員工就好?
#二、《精英政治的局外人:特朗普(川普)為啥那麼火?
#三、《學豬八戒憑喜感和曝光度找到升遷之路:豬八戒真的是二師兄嗎?
#四、《柯P快來抄:房地產太火,宋朝政府怎麼調控?
#五、《懊惱老是做錯決定?科學家說這是大腦要節能,決定才會出錯?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