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學習心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學習心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職業倦怠?那就跳進陌生領域重新激活你的鬥志!

職業倦怠?那就跳進陌生領域重新激活你的鬥志!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為什麼要學習專業外知識?
二、一位金融學教授的學習方法?
三、做內容要把握時代的暗流!


@吃乾貨Review@
在同一個領域下,成就感的滿足會有邊際效益,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產生職業倦怠感,並且這個間隔時間會越來越短。如果換個領域從零開始,就能再次享受不斷破除難關的快感,重新回到充滿理想的青年時代!


一、為什麼要學習專業外知識?

格非說:假如說把自己局限在一個自我意識始終很舒服的境況裡,把自己封閉在很狹窄的知識門類或專業當中,這樣不好!不管你是否樂於接受,那種偏安於知識的一隅而孤芳自賞的時代,已經徹底結束了。

以前我對自己在 Java 方面的程式設計能力非常自信,確實到了偏安一隅的狀態,或許就是長久在這樣同一個專業領域經營下,所以成就感滿足的邊際效益越來越低,邊際成本越來越高,最後可能組織隨便一個波動,就把我打到低潮的暗流中胡思亂想消磨鬥志。

很多人會感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產生職業倦怠感,並且這個間隔時間越來越短,直到受不了後就想換工作,可是很多人換了工作卻不見得好轉,甚至更慘。那是因為在這個領域裡實力越來越強的你,能滿足你的成就感難度也越來越高,在一個新的環境可能缺乏資源和支援,反而更讓你有志難伸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我常說,創造舞台的能力比尋找舞台更重要,當你有創造舞台能力時,不論在既有領域還是新領域裡,你都有機會漸漸掌握主導權來發揮你的實力。

在《專才 vs. 通才,你該當哪一種?聽聽麥肯錫顧問的建議》這篇文章的作者說:今後的時代,專家的價值會大跌!由於產業結構的變化太過劇烈,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知識或技能,不一會兒就成為過去式,也不再有必要性。大家應該努力成為「專業人才」,或者也可以看成是「等級更高的專家」。這裡說的專業人才,是指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的人才:

1. 除了具備專業知識與經驗外,也具備跨領域的知識與經驗;

2. 能夠根據這些知識與經驗,提出符合對方需求的方案。

我也很認同這篇文章作者的建議,未來的時代多變複雜,沒有多方領域知識的交融,孤芳一隅的專家恐怕會被邊緣化。


二、一位金融學教授的學習方法?

方法一、學習講求持之以恆:學習是自覺自發的行為,像中國很多學生大考後燒書洩憤,上了大學根本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和好奇心。持續學習的習慣比學習的多少更重要,每週養成定期學習很簡單,即使只是打開手機掃掃得到App也是個很好的開頭。

方法二、要創造性地學習:在處理現實問題時,需要創造力和主觀能動性。要想創造性學習,必須擁有空杯心態,不斷地跨界去學習新知識,在不同知識之間建立連接。

方法四、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知識:方法三太含糊我就跳過,方法四其實就是知識速食提過很多次的「學習金字塔」。芮萌教授說,如果只是看書,能學到10%;只是聽講,能學到20%;通過溝通討論,能學到70%;而如果通過做中學,將知識活學活用,能學到90%。

學習是很重要的習慣,大家可以順著「職場人終身學習心法?」這篇關聯的文章仔細閱讀,一定會有很多收穫的!


三、做內容要把握時代的暗流!

這段音頻很長,讓我產生共鳴的是這段話:普通人創作的內容,同理心不夠,移情能力不足,不能觸達更多的人,只是釋放了自己的苦惱。

很多時候我寫內容時不小心就變成在傾瀉自己的苦惱,把自己的苦水或憤世忌俗的想法拋到文字間,客觀性不足。所以也想藉此機會再反思一下自己,如何成為不普通的創作人,增加同理心去思考每個主題,而不是偏頗在自己固執的念頭裡。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所有偉大的領導者,同時也是非常好的導師!

所有偉大的領導者,同時也是非常好的導師!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領導者必須是好老師!
二、耶魯校長說像狐狸一樣思考!
三、讀商業書籍時如何畫重點?


@吃乾貨Review@
領導者要把重要觀點和決斷總結成「可喻之義」(teachable point of view),變成可以傳授的理念,能夠在組織裡清晰地溝通和傳承。如果你總覺得大家都不能懂你的意思,老是不能按你說的去做,該被檢討的人是你,不是員工!


一、領導者必須是好老師!

這個「可喻之義」(teachable point of view)可以傳授的觀點理念,通常有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想法:偉大的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思想,這個核心思想也反映了領導者清晰的商業思維,領導者要能夠闡明這些思想。

第二個部分、價值觀:領導者的價值觀要和想法一致,組織的價值觀包括是否能認可貢獻、坦誠溝通,以及促進團隊合作。

第三個部分、情感能量:領導者在傳授他的想法時,能不能投入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在做一些關鍵決策的時候,情感投入更加重要。

也就是說,領導者要群眾說服能力,並且簡單明暸不拖泥帶水的闡述能力,讓你的跟隨者不但願意相信你,更必須要聽得懂你的想法和理念,最重要的是能夠真的按你所預期地實現出來。如果你總覺得大家都不能懂你的意思,老是不能按你說的去做,該被檢討的人是你,不是員工!


二、耶魯校長說像狐狸一樣思考!

刺蝟和狐狸的分類法非常著名,它最早來自於公元前 7 世紀,希臘詩人阿爾洛克斯的一句話:狐狸知道很多事,而刺蝟只知道一件大事。

刺蝟堅持一種普遍原則,萬事萬物都堅持用一種理解來解釋。狐狸追求更多知識,無論是相矛盾的還是互相連接的。

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或者你身處不同的領域,有時你應該用刺蝟原則來處理事情;有時則應該用狐狸的多變來適應和學習。我個人喜歡狐狸,因為我感覺自己像刺蝟一樣,很不懂得變通。


三、讀商業書籍時如何畫重點?

土井英司在《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菁英閱讀的深思考技術》一書中,介紹了從書中畫出重點的三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那句看起來不舒服的話,要畫重點!>

當你讀到覺得「對!沒錯!我想的果然沒錯!」的部分,別畫線!土井英司認為,這只是「自我陶醉」,確認自己的正確對你的成長不但無益,還會讓人變得偏頗,無法接受新思維與新方法。他建議,當看到一句讓你不太舒服、卻印象深刻的話時,務必要畫線。

畫線,要畫在有新發現、有幫助、以及與自己思維不同的地方,才能幫助成長。

難怪我一直不能成為一流的人,原來我過去看書畫重點都錯了,我在同溫層裡取暖,所以根本學不到好東西。

<第二個原則、作者自述內容的可信度都該打個折扣,甚至可以跳過不讀!>

書裡常常會混入作者不經意寫下的謊言與誇大,「如果沒有客觀的數據資料、明確的例證、詳盡又具體的故事、第三者的證詞等足供判別真實性的資料,作者自述內容的可信度都該打個折扣,甚至可以跳讀。」有些商業類書籍會收集令人感動的名言佳話,土井英司認為這些內容也不是很重要,雖然名言是心靈的養分,但跟做生意沒有關,作者怎麼把生意做成功了?他採取了哪些行動這才是你需要知道的。

我又中一招,那本書我買了就是相信作者呀~所以他講的我都信了...感覺自己越來越不入流了@@

<第三個原則、畫線要畫在原因上,而非結果上!>

土井英司以管理學課本《管理學》中的一項研究為例,研究結果顯示:只有產能高的員工才會感到充實,充滿了鬥志,反之則不然。其中的因果關係是,員工有沒有鬥志只是結果,原因在於工作表現好壞。如果看完這句話,面試時錄取了一個自稱工作很拼命的人,當他失去鬥志時也會失去產能,因此錄取或培訓員工時不能看他們的鬥志,要設法提升員工的工作表現才對。

沒看懂案例...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

沒有規律的學習習慣反而會獲得更好的效果!

沒有規律的學習習慣反而會獲得更好的效果!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怎樣學習更有效?
二、投資人需要的六大能力!
三、且慢組建設計師團隊


@吃乾貨Review@
總是變換學習的方法和場所,訓練自己在任何環境下都能表現穩定;聽課的時候不可以分心,但自己學習時遇到難題或很花腦筋的問題時,反而要適時地分心去做點別的事,才能重新注入能量激活疲憊的大腦。


一、怎樣學習更有效?

貝內迪克特・凱瑞(Benedict Carey)寫的這本書《如何學習?記得牢,想得到,用得出來:記憶力、理解力、創造力的躍進術》他想告訴我們:傳統的苦學方法都錯了!

作者凱瑞告訴我們:大腦是一臺非常古怪的學習機器和思考機器,幾十萬年來,腦袋最習慣的學習環境,永遠零零碎碎、疲於奔命、隨時隨地、不分晴雨,我們唯有知曉與利用大腦的怪癖,才能讓它端出最佳的表現。

從現在的科學研究成果告訴我們「如何學習會更有效率」的訣竅總結了以下三點。

第一點、大多數人會因為總是變換學習場所而獲得更好的效果:你練習時的周遭環境越是複雜多變,你學的內容就越能記得清楚、長久,同時你學到的東西就越不會依賴於周圍的環境條件,而最終讓自己在任何環境中都能發揮出色。

第二點、學習要學會「分心」:當你遇到某個難題的時候,花幾分鐘休息一下,上上網,看看新聞,這是一個能幫你突破難點的好辦法。

第三點、刻意停頓也是一種好辦法:當你遇到某個很耗費腦力的課題時,中途讓自己停頓一下去做做別的事情,會在你的大腦中「激活」這個課題,讓你開始能看到、聽到日常生活中任何與這個課題有關的事物。

這些只是眾多學習方法的一種而已,不一定是用每個人,你可以看看知識速食學習心法」主題裡的各種方法,比方說羅胖的特殊學習方法人格、概念、縫合、碎片、目標。去找到多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輪流使用它們或綜合出自己獨門的方法,不一定要死學。

這本書在博客來有繁體版《如何學習?記得牢,想得到,用得出來:記憶力、理解力、創造力的躍進術》(點我到博客來購書


二、投資人需要的六大能力!

第一個能力、對政治局勢和經濟形勢的判斷:中國現在的政治局勢,世界的政局走向,時刻影響著每個行業的發展生死。

第二個能力、對社群群體的感知:怎麼樣去感知年輕的二次元群體、怎樣深刻地理解?因為世界的未來在年輕人身上!

第三個能力、對技術走向的預測:要做投資就必須超前理解技術,對於投資經理來說,現在投的每一個項目都是在對技術走向進行預測,所以,不學技術不行!

第四個能力、對商業模式的敏銳:現在商業模式每天都在變化,群體感受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消費理念也不同。

第五個能力、對創業者的洞察:對俞敏洪來說創業者的什麼個性會帶來什麼結局,他都一清二楚。

第六個能力、對企業管理的熟悉:不僅是商業模式,管人、管事、管戰略,都需要投資人去跟創業者溝通,遇到什麼情況,怎麼應對。


三、且慢組建設計師團隊

如果有以下三個情況,那你或許應該再好好想想,而不是著急建立自己的設計師團隊。

第一種情況、只是想讓產品更加美觀:設計不只是外觀,更在於性能(Design is not just how it looks,but how it works.)。設計不應該只是一種市場營銷和品牌推廣手段,設計不僅是設計,更是實現商業目標的一種戰略手段。

第二種情況、沒有了解用戶對設計的想法:為了設計出優秀的產品和服務,你必需要明白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做、為誰做!好的設計要求設計師知道顧客使用產品和服務時的情感背景、環境背景和社會背景。

情感背景:是指用戶在使用產品或服務前後的感覺和心理狀態;

環境背景:是指用戶使用產品或服務的地點、環境中的其他東西,以及時間是否緊張,空間是否有限;

社會背景:是指用戶在使用時,別人會如何看待他們,他們自己覺得很酷很自豪,還是很尷尬因此必須私下使用。

優秀設計的對立面不是沒有設計,而是糟糕的設計!

第三種情況、打算把設計獨立成一個單一部門:設計需要自上而下的公司文化,設計思路不能只靠設計師來呈現,而是需要整個公司的努力。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9月4日 星期一

AI無可取代,反思自身系統是人類最高級的能力!

AI無可取代,反思自身系統是人類最高級的能力!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哲學家眼中的人工智慧未來
二、李開復的時間管理法
三、從微信朋友圈看馬化騰的心力


@吃乾貨Review@
在《人類大命運》裡,要麻你成為掌握人工智慧演算法的神人,不然就是無用之人!不過我覺得政客這個物種仍然會存在,而且人工智慧未必搞得過頂尖政客...這邊順便推薦一部電影:攻敵必救。


一、哲學家眼中的人工智慧未來

愛因斯坦說:有一個現象的明顯程度已經讓我毛骨悚然,這便是我們的人性已經遠遠落後我們的科學技術了。(It has become appallingly obvious that our technology has exceeded our humanity.)

以現在人工智慧技術要發展通用的人工智慧是很困難的,但也不敢說在我們有生之年未必看得到,但想發展出由人工智慧完全自主的超級智能,恐怕是小惡魔有生之年就未必看得到了。

但我相信今天得到說的三種人工智慧發展結果:神人+ 無用之人利用人工智慧互相爭霸的帝國人工智慧為所有人服務,都會同時存在。另外,我也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被部分的大公司壟斷,現在這個科技爆炸的時代,最厲害的技術並不一定只存在於大公司,自古以來高手向來都藏於民間!

最後,回應我的乾貨Revie,不管時代變化得再怎麼劇烈和不一樣,政客這種物種永遠會存在,而且人工智慧再怎麼聰明,在政客的狡詐面前都只能俯首稱臣,廠廠!

【攻敵必救】5分鐘超長版中文電影預告


攻敵必救出自於孫子兵法,意即「攻打敵人的後顧之憂,前線的危險就能夠解除」。回應潔西卡崔絲坦Jessica Chastain)飾演的女主角 Sloane 說的這段話「遊說的重點就是洞察先機,預測對手招數,然後設計對策,贏家永遠比對手快一步,當對方一揭底牌,就亮出王牌,要確定能乘其不備,而且對方無法反擊。


二、李開復的時間管理法

時間管理是手段,效率和效果才是目的。時間管理就是那幾個核心的方法,而這些方法已經乾到可以通用在很多事情上,所以淺顯易懂也不難執行,一切就是看個人是否有毅力和決心了。

第一個建議、先搞清楚自己的時間是如何花掉的:凡事的開始就是先分析和整理狀況,並且定期檢視和更新以及做好策略的調整。今天說的以三十分鐘為單位統計一星期的時間分配,也可以改成分為平日和假日並以小時為單位,甚至改為記錄一整個月的時間運用。

第二個建議、學會利用碎片時間和本來被忽略的時間:因為小惡魔用電腦和手機的時間太多了,所以在捷運上如果窗外有風景的話,我會選擇抬頭把視線放到窗外,即使只有陽台和馬路也比低頭繼續操累眼睛好。如果在地下道內行駛,我就會使用手機內的幾個坐車用 App 來進行知識獲取,比方說得到AppFlipboard,關於手機上學習的 App 在「我是如何學習的?」裡有我有提過。另外,補充這篇知識速食的文章《知識速食五個關鍵,教你我們這一代學習的方法!》。

第三個建議、每天早上把一天該做的事情排好優先次序,並且要求自己把這一天最重要的三件事做完:這時候我就又要大推番茄工作法了,關於番茄工作法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如何打敗分心?」,有些番茄工作法的 App 可以建立任務,所以搭配這段得到的建議,你可以把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情設定成番茄工作法中的任務,利用番茄工作法的時間分配來輕鬆並專注地完成工作。我和小豆豆整個暑假都是這樣過的,現在小豆豆上學去了我平常工作也會啟用番茄鐘來做工作處理,感覺身體腰痠背痛的狀況減少了許多,因為休息時間我是選擇離開電腦起來走動,而大休息的時候我會去泡咖啡或清洗用具之類的事情。

第四個建議、運用二八原則,分清自己的高效時間和低效時間,然後分配自己要做的事:八十二十原則我就不想多說了,這話題一開又講不完,而且大部分可能都聽過了。總之,一個人一天最精華的就是三個小時,不論你是幫人工作的還是自己創業,務必做好這點自我管理,每天確認自己有全力以赴地付出至少三小時,這樣你的生產力已經在水準之上。所以與其想這談爛的二八原則怎麼運用,我建議精準找出你最精華的三小時!


三、從微信朋友圈看馬化騰的心力

關於作者對馬化騰的這些觀看是不是事後諸葛,還是要營造蔣公看著魚兒逆流河上的傳說,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文章所提出來的觀念都是值得學習和反思的。

這篇文章讓我反思的一點是在社群平台上如何真誠且敦厚地回覆訊息。向來潛水的我在這一年來試著盡可能地除了點讚之外再加個心情圖片回覆,或許接下來要再嘗試多留點字吧~

但很多人做不到,原因是心力不足。我們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但我們心力不足,總是多多少少、早早遲遲地妥協了。一個心力極其強悍的人,才能在許多年的日日夜夜裡堅持著,把所有的想做的、想達成的毫不疲倦地一次次地練習,一點點地精進,一步步地成長。

我能夠理解作者程苓峰的感覺,如果你已經是個大企業的老闆,你還會花時間去關注朋友們的生活瑣事嗎?甚至留言表達意見和感覺。名人通常惜字如金就怕言多必失,但如果我們平常就修養好敦厚的性格,就不必擔心自己暴衝失言啦~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原子邦妮 Astro Bunny:不想就這樣結束 I don't want this to end

2017年7月11日 星期二

效率是包含品質而不只是看時間花費!

效率是包含品質而不只是看時間花費!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二、高效率閱讀五步法
三、阿里巴巴的五條經驗


@吃乾貨Review@
甲程式設計師花一小時完成 400 行程式,乙程式設計師一樣花一小時但完成了 800 行程式,不過乙之後卻比甲多花了八小時 debug,這是常見的情境。特別是資深程式設計師通常只展現了快,但都偷偷掩藏除錯的成本。很快寫完程式和很有效率地寫完程式的差別顯而易見,效率是包含品質而不只是看時間花費!


一、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專注」是提高工作效率最重要的因素,除了要建立不被周圍打擾的環境外,比方說獨立的空間或者帶著耳機,和整齊有效率的工作環境;最重要的是3C產品,對現代人影響最大的是電腦裡安裝的軟體,以及放在手邊注意力隨時都會被拉走的手機,這兩個才是大幅降低工作效率的最大兇手。

我的建議是把你手機內通知的設定範圍降到最低,只有親人給的訊息才會出現提示,遊戲的提示就不用我說了,一律關閉!至於電腦裡的軟體,是差不多的方法,如可以的話就把通訊軟體關閉,另外絕對不要在瀏覽器上把 Facebook 打開,以上都做了,這樣肯定能好好專注你的工作。


二、高效率閱讀五步法

第一步、從作者入手:讀書前,看一下作者的個人簡介,或是相關採訪文章,這有助於瞭解作者的立場和觀點。

第二步、閱讀書名、副標題、內容提要和目錄:這本書的總體觀點是什麼?又是如何一步步展開論述的?

第三步、閱讀導讀和總結部分:其實前三步我會在買書前就完成,這三步是決定我是否想買這本書的重要步驟。

第四步、閱讀或者略讀每個章節:買回來後再詳細思考各章節的標題,分成優先的必讀、必讀和看狀況再讀,如同我在「Big Data《雲端時代的殺手級應用,海量資料分析》導讀」這本書所說的心得,我會在開始看書前決定各章節的閱讀順序,即使很多時候的最後決定都是照著順序看,但是這個步驟還是不會省略的。

第五步、最後再讀讀目錄:讀完全書後,一定要重新看看目錄,同時在腦子里對全書的內容進行盤點總結。花點時間梳理一下整本書的脈絡,想想那些引發你思考的觀點,你依然記得的故事,你與作者一同走過的心靈。

最後一步我倒是只有對於意猶未盡的書才會用上,翻翻書裡面自己畫過的重點,想想當時畫下去的想法。


三、阿里巴巴的五條經驗

第一條、要有遠景:馬雲說,如果沒有一個對未來的願景,這個團隊很難團結起來。

第二條、組建一個好的團隊:推薦再複習這篇「最快搭建創業團隊心法」補充一下搭建團隊的心法。

第三條、專注將產品做成服務:我就簡單補充一句話「產品是用來滿足客戶的需求,不是用來滿足工程師的成就感。」成就感的這部分,可以把工程師換成任何不是客戶的對象,一定適合大多數團隊的現狀。

第四條、用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馬雲相信當客戶滿意,員工樂意的時候,股東就會滿意。不過沒有像馬雲賺這麼多錢的 CEO 應該最怕的還是股東吧!

第五條、創業者需要非常專注:我覺得馬雲說抓兔子的故事很有寓意「地面上有九隻兔子,如果你想抓住其中一隻,不要變換對象,而是轉變你自己的思想。九隻兔子,你要堅持只抓那一隻,直到抓住。不要一直變換抓的對象,變化你自己,否則你會一無所獲。」,總之就是專注你的目標,一直追下去,這樣會更容易有所收穫!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7月7日 星期五

週末補眠可以幫助減重,但沒搞好會有反效果!

週末補眠可以幫助減重,但沒搞好會有反效果!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週末補覺能幫助減肥?
二、祖克柏的認知升級
三、一位創始人的自我教育


@吃乾貨Review@
這是發表在《睡眠》雜誌上的研究,不管假日補眠的目的是不是為了體重,假日補眠對身體休息是有幫助的,雖然是睡到自然醒,但是也不可以一次睡太久,這樣會適得其反越睡越累。正確的做法是分段睡,比方早上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左右,整天不要再接觸咖啡因的物質,下午累了就去睡一下不要撐著搞事情!


一、週末補覺能幫助減肥?

失眠會造成肥胖的這個問題,相信的人應該是比較多的,而科學的根據是這樣的:根據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熬夜、少睡四個晚上,體內肥胖細胞中對胰島素的敏銳度便會下降三成。肥胖細胞的敏銳度一下降,瘦體素的生產便會下降,使身體無法克制食欲,並且能量消耗效率變差,最後,促成脂肪越來越多。

另外,睡眠不足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也很多,偶爾的熬夜可以透過假日補眠來還債,但是長期的熬夜就要靠改變習慣來解決,單靠假日補眠風險還是很高的。

透過我在乾貨Review講的方法補眠,假日至少可以追回 5-10 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切記不要一次連續睡超過九小時喔!

最後提供一個小惡魔我的小撇步,房間要用好一點的窗簾,最好能在睡覺時阻斷所有的光線,甚至如果能做到大白天也能搞得像晚上的話最好,這樣在假日補眠的時候很有幫助,會睡得很舒服!而平常日為了讓早上容易起床,窗簾的控制要能在預定的起床時間可以讓白天的光線透進來,這樣要起床才不會那麼痛苦,有了光線的照射,身體的細胞會自然降低賴床的念頭。


二、祖克柏的認知升級

看一下台灣版的新聞《Facebook 更改使命宣言:讓世界更加緊密連結(Bring the world closer together)

接下來 Facebook、廠商和用戶之間會有什麼改變呢?

以台灣來說,最早大家殺到 Facebook 是為了遊戲,第一款讓 Facebook 在台灣爆紅的遊戲是開心農場,大家三更半夜爬起來就是為了要去偷菜。後來 Facebook 變成一個放閃的平台,現在是長輩們進來找孩子的地方。而大量的人潮引來了商機,Facebook 也因此嚐到甜頭,所以現在很多廠商為了賺錢來搞 Facebook,很多用戶為了賺錢也很熱烈地搞直播,而 Facebook 讓願意給錢的資訊佔滿用戶的螢幕!他們賺得荷包滿滿的,而我們手滑到很酸卻還是漏掉很多朋友的訊息,不知道讓多少朋友在無數個夜晚裡幹樵好友沒來按讚!

好勒~那現在阿祖說:Bring the world closer together,到底是想把我們跟什麼 together 呢?肯定是會把演算法判斷是有商業目的外部連結通通藏起來,讓你跟付最多錢的廣告資訊 together,並且偶爾給你幾個朋友的資訊,還有常常幫你亂搞的花俏回顧影片,讓你感覺 Facebook 是有在幫你維持朋友的關係來著。

錢沒賺飽,怎麼讓太陽能飛機持續在天空飛來完成全球免費網路的目標呢?


三、一位創始人的自我教育

對於「讀書是最有效率且成本最低的自我教育方式」這句話我是同意得不能再多了,在得到15min的「讀書到底有什麼用?」也有說到:書就是提高智識水平最簡單的辦法,門檻低收費少,只要願意下功夫就可以。

讀一本書就好比找一家喜歡的餐廳悠閒地吃一頓大餐一樣;來聽來看知識速食得到15min就像吃一份麥當勞一樣,吸收知識的方式可以隨著個人的方便交互運用,但別總是不學習,或者老吃同一份技術餐,最後你因為營養不足而被群體拋棄的風險就越來越高了。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要讓公司保持優勢,就別把員工的能力榨到一滴不剩!

要讓公司保持優勢,就別把員工的能力榨到一滴不剩!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時間管理:怎樣給大腦開外掛?
二、高效工作的秘密?
三、高才低就未必沒前途!


@吃乾貨Review@
所謂勝任就是還要有餘力可以回顧已完成的工作,重新思考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做得更完美!擠出餘力的方法,除了派任前預作保留外,還可以學會給大腦開外掛的技能,以及在任職期內提升工作效率。


一、時間管理:怎樣給大腦開外掛?

時間成本:如果花費“做這件事”相同的時間去做別的事情,可以獲得的收益,就是“做這件事”的時間成本。

大腦的第一個外掛、讓大腦用來思考,把記憶交給收集工具:這個外掛的口訣是「收集、處理、回顧」。

口訣第一步、收集:透過軟體或記事本建立一個『收集籃』,把收集到的資訊或代辦事項放進去。

口訣第二步、處理:利用零碎時間去處理『收集籃』,找出沒價值的項目後刪除;把不用做的事情歸檔,方便未來搜尋;把需要別人去做的事情立即指派,歸檔到『已指派:新任務』;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放到『收集籃』的『下一步行動:新任務』的歸類裡,不需要這時候馬上去做。

口訣第三步、回顧:每天回顧『收集籃』內的下一步行動和已指派的任務,確認一下進度後更新進度標示,比方說『已指派:處理中20%』或『下一步行動:50%』,不一定是使用百分比,最好是設計能具體想像進度狀況的識別用詞,比方說評估中、處理中、驗證中...等。

處理籃內應該經常保持淨空,如果做不到就要找出方法提高工作處理效率。

大腦的第二個外掛、猴子理論,讓猴子待在主人身上猴子代表責任,讓猴子好好待在團隊夥伴身上,特別要避免雙方以為猴子在對方身上而互相等待的死鎖狀況。怎樣避免呢?控制每天和團隊夥伴討論的次數,每次不超過十五分鐘,以免耽誤到自己應該要做的工作。討論過程中經常詢問團隊夥伴的意見和想法,比方說多問幾次「你覺得呢?」,但是要適時引導,別死用方法硬是要問「你覺得呢?」。如果狀況卡關了,就要動腦給團隊夥伴一點提示,如果自己也沒有想法的話,那就誠實以告,請團隊夥伴先回去想想,然後再約下次討論時間。

大腦的第三個外掛、三八理論,善用第三個八:每個人都有公平的三個八小時,一個在工作一個在休息,成功的決勝關鍵在於善用第三個八小時。如何利用這一個八小時來投資自己,並且將這八小時創造在不被打擾的情況下,就能獲得最大的投資報酬率。


二、高效工作的秘密?

這本《高效的秘密》分別告訴我們怎麼提升個人和團隊的工作效率,底下就今天得到的文章簡單整理一下筆記。

在提高個人效率的方面,我覺得這裡提到的「確信局面在自己的掌控當中」,和「給自己的行動賦予更大的意義」這兩個方法並沒什麼特別的,只是一般的小雞湯,還不如採用這篇「如何打敗分心?」裡所提到的番茄工作法還來得實用,並且拜讀這本《終結拖延症》改掉拖延的壞習慣會更有效。

在提高團隊效率中,先建立團隊表達真實想法的安全感很重要,而這一點的成功關鍵在於主管心智的成熟度,大部分主管都會表達他是一個 open-minded person,但是在他底下挖到屎搞得一身臭的人卻一大堆。

在這本《高效的秘密》在提升團隊效率中提到 Google 開會時用打勾紀錄的方式,來營造重視每個人發言的氛圍,是個很實用的方法。如果你是比較內向的主管,初期開始使用的話,不一定要公開表示這個方法,而是暗中紀錄後再邀請比較少發言的夥伴表達意見,這樣的方式或許會比較適合你。

無論如何,作為領導者你必須清楚明白,提高個人工作效率提高團隊工作效率是兩碼事,提高團隊工作效率完全是領導者的責任,別把這隻猴子放到團隊夥伴身上。

2017-08-14 補充:關於這本《高效的秘密》今天在博客來找到繁體中文版《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全球瘋行的工作效率升級方案,讓你的生活不再辛苦,工作更加省時省力》(博客來購書連結備用購書連結


三、高才低就未必沒前途!

<脆弱也是領導力的一個特質>

想當一個完美而無所不能的領導者是很危險的,你可能會養出一個弱雞團隊,也會讓自己成為組織發展的最大瓶頸。承認自己脆弱的一面,將脆弱轉轉化成領導力的特質,可以讓團隊夥伴與你更親近,而且也會讓他們找到自己重要的地位。更聰明的領導者會以示弱的方式,來安排位置給適合的夥伴,以此組合出合作無間的戰隊。別讓個人英雄主義的虛榮心埋下毀滅的種子。

<烤熟的鵝>

中間主管寧願保持現狀,不希望創新帶來的風險影響現有的地位。他們就像「烤熟的鵝」一樣,既沒有高層的整體視野和戰略能力,也缺乏一線員工對具體業務、用戶情況的直接感知,因此成為公司裡沒神經的夾心層,是組織資訊傳導過程中電阻值最大的一塊區域,活化這塊區域就能提升組織的創新力。

<高才低就未必沒前途>

高才低就未必沒前途,優秀員工一旦掌握本職工作之後,常常會有成效地運用剩餘的時間,比方說重新思考更好的方法把工作做得更完美。所以,能安排高才低就職務的公司,往往可以讓公司保持業界領先。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避免被榨乾,有效利他才能綠水長流~

避免被榨乾,有效利他才能綠水長流~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三個方法打造知識體系
二、給予者怎樣避免耗盡自身?
三、企業內部競聘是好制度嗎?


@吃乾貨Review@
組織裡的「給予者」往往是最後的“人生贏家”,還會有很好的升遷機會。不過「無私型給予者」總是筋疲力竭,反而成為專案的瓶頸,造成整個團隊無法有效率地運作;只有學會成為「自我保護型給予者」,才能對組織產生最大貢獻,並且可以持續「給予者」的作為。


一、三個方法打造知識體系

方法一、建立聯繫: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繫,看到一個有用的知識,就去找到五個案例來解釋這個理論,這種深入思考的方法對於知識學習很有幫助。

方法二、構思用法:構思知識的多種用法,在學習新知識時,先想一下這個知識將來會怎麼用它?或者能幫我改進哪些行為?這樣在遇到問題時就能「自動觸發」關聯的知識。如果還是擔心重要的知識會忘記,那就看看這篇《學過的東西很快就忘了怎麼辦?》,了解什麼是「學習金字塔」。。

方法三、探索原因:嘗試去探索事物背後的原因,即使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後有可能代表著深層的意義,訓練自己隨時能夠跳開框架,去探索背後的原因。

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知識達人,那就看看這篇《五招教你成為經濟學知識達人!》,來學會這五招:六經注我、慢讀經典、順藤摸瓜、自建體系、寫作。


二、給予者怎樣避免耗盡自身?

以 Take 和 Give 來看,組織裡的成員可以分為三類:自私的「索取者講求付出對等的「資源匹配者、還有給予者;而「給予者」又可以分為「無私型給予」和「自我保護型給予」。對於組織貢獻最大的是「自我保護型給予者」,因為他們的給予行為效果顯著而且可以持續。

這裡順便推薦大家看一下《愛與支持別人;也讓別人愛與支持自己!》這篇文章提到的 Be A Giver 社會運動。

成為一個高效的給予者需要考慮底下這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幫忙應該怎麼幫?>

善用自己的長處,並且化被動為主動。依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主動幫助適合自己強項的事情,既可以激發自己的能力和樹立個人品牌,又可以避開幫到自己不擅長的事情。

<第二個問題、應該什麼時候幫忙?>

集中式時間管理,訂定一大塊可以協助他人工作的時間,比方說一週中的某一天。這樣可以兼顧自己的工作,也可以讓別人清楚你的資源分配,避免到最後兩頭空。

<第三個問題、到底應該幫誰?>

時間和資源有限,必須訓練自己避開自私且得寸進尺的人,適時停損並且慎重評估下次幫忙的方法,如果過程中對方不能設身處地為你著想,這些人下次也盡可能不再提供協助,讓自己的資源幫助更值得幫忙的對象。

以上這些自我保護是為了讓自己避免身疲力盡,使自己幫助別人的能力與熱忱可以永久持續。悲劇英雄都會早夭,這個社會需要更多願意助人的天使,天長地久比曾經擁有更為重要。


三、企業內部競聘是好制度嗎?

如果已經有理想人選了,就不要再做「內部競聘」的事,以避免「肯定一小片,打擊一大片」的後果發生。如果確定要使用「內部競聘」的話底下有三條建議。

第一條建議、定好遊戲規則:詳定競聘的資格和條件,了解競聘候選人才的職涯發展目標,並且做好人才離職準備和接任計劃。

第二條建議、做到心服口服:提高透明度和公平感,做到讓競聘者心服口服。如果可以的話適當安排讓第三方介入,避免出現營私舞弊的猜忌。

第三條建議、聚焦競聘目的:聚焦在競聘職務需求上的符合度,盡量避免在能力高低的比較上,計畫要安排到讓所有參與的競聘者都有收穫,讓他們感受到即使落選也能獲得成長。

我再提供一個多年前聽到的一個「內部競聘」模式,這是關於軟體開發的任務。比方說公司想研發一套產品,這時候找來多組競聘者或團隊參與,這個「內部競聘」的重點是在每個階段完成評比後,落選的那一方必須使用勝選的成果接下去開發,而階段勝選方有義務必須完全將研發細節交接給階段落選方,接著進行下一階段研發與評比,選出新的勝選代表。

這樣的好處可以促進團隊徹底的交流,最後也能迸發出很好的成果;缺點當然就是成本很高,而且曠日費時。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

人類最害怕的事情不是死亡,死亡僅排名第二?

人類最害怕的事情不是死亡,死亡僅排名第二?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長壽秘訣靠譜嗎?
二、演講緊張?三個方法解決它!
三、零工經濟大趨勢?


@吃乾貨Review@
死亡是不能夠體驗的,否則我不信死亡不是第一!有歷經瀕死經驗的長輩跟我說,在瀕死時身體不停抖動是為了掙扎想回來;有年過半百撿角撩尾子從瀕死鬼門關走回來後開始重新做人。我怕死不只是怕痛而已,更怕的是還有許多夢想沒有實現,所以別把不怕死掛在嘴邊,保護好自己把危險意外發生率降到最低,真正認真過好每一天!先從約束自己把過馬路一定要走斑馬線、絕對不闖紅燈搶黃燈這兩件事情確實做好,OK?


一、長壽秘訣靠譜嗎?

很多身體健康檢查挨了好多針,還要吃這個、拉一下、餓肚子和禁喝水...等,也要花上好幾萬台幣,如果基因測序的價格如計畫目標達到 1,000 美元以下,相信就很有機會推向大眾。如比爾蓋茲的預言:「下一個世界首富將出自基因領域」麥肯錫也指出:「下一代基因組學的研究將成為決定未來經濟的 12 大顛覆技術之一」

如果現在還不願意花錢進行基因測序,但仍想讓自己的生命充滿活力和健康長壽,還有很平民的方式可以達成。

第一、要保持腦力的活躍,讓自己永遠維持旺盛的好奇心。

第二、要吃健康自然的食物,水果、蔬菜、堅果和控制卡路里的攝取,這是普世皆知的基本方法。

第三、要建立健康正面的心態,接受歲月不可逆的現實,正向積極看待自己年齡逐漸增長的狀態,根據統計這樣的心態可以讓自己多活七年半喔!


二、演講緊張?三個方法解決它!

根據國外的調查結果公眾演說是排名第一人類最害怕的事情,不過死亡是不能夠體驗的,否則我也不信死亡不是第一。既然除了死亡之外,讓大家最害怕的事情是公眾演講,那今天就來說說怎麼面對這個害怕。

第一個方法、提綱練習儀式:不是演講稿全篇狂背,而是先準備好一個提綱,用心練習爛熟於心。並且每練習一次就要做個記號(例如寫正字),完成十五遍練習。做記號這個過程會給自己一個儀式感,讓自己相信紀錄完一組三個正字,就是完成一次消除緊張感的儀式。

第二個方法、轉移聽眾焦點:比方說開場時先站在觀眾席上、或者站在舞台的布幕後面開場;如果聽眾不多,也可以給每個人發一張問卷,先轉移觀眾的眼神,這樣撐過開始的過渡時期,後面大部分就不會那麼緊張了。

第三個方法、設計暫停機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放個影片,在放影片的時間裡,可以抓緊時間重啓一下狀態,想想接下來要說什麼,也可以再看看提綱。

再總結一下這三個緩解演講緊張情緒的小技巧:

1. 列好提綱,牢牢記住,演講開始前有儀式感地演練十五遍;

2. 學會轉移焦點,比如站在觀眾席上開始演講,或者用其他形式吸引走觀眾的目光和注意力;

3. 在演講過程中設立暫停機制,調整演講的節奏。


三、零工經濟大趨勢?

零工經濟Gig Economy)指的是用時間短、靈活的工作形式,取代傳統的朝九晚五工作形式。在歐美有 10-15% 的適齡工作人口通過打零工謀生,還有 10-15% 的人把打零工作為主業之外的副業,總共有 1.62 億個自由職業者Freelancer)。

自由職業者在各個年齡段的分布很平均;在行業方面,一些收入很高的行業,比如醫生、律師、會計、設計師,他們也打零工。

零工經濟將在 2017 年帶來哪些變化呢?

第一個變化、增加競爭機會:因為工作的方式選擇性增加,時間和空間的彈性也變大,投入更多樣技能的養成,有助於增加收入和維持競爭力。

第二個變化、職場虛實整合:辦公室上班族與自由職業者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實現遠程合作。不要讓老闆知道小惡魔教你可以把工作外包給自由職業者,前提是不牽扯到保密合約喔!

第三個變化、新興行業崛起零工經濟共享經濟把大家閒置的資源加上破碎的時間整合後,任何職業和用戶需求都有可能產生零工經濟

第四個變化、內部零工制度:說零工制度也許太摟,在過去職場裡我們曾經討論出任務點數機制,把每個工作標上點數,讓同仁們自行認養工作,年終績效就用點數來排名。如果套上這段內部零工制度,等於說是把打零工賺到的點數當成是計算價值的貨幣給付給內部員工。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3月29日 星期三

拒絕別人很難,可以先了解自己的心理!

拒絕別人很難,可以先了解自己的心理!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成長就是認知升級!
二、拒絕人難?也許從中獲得控制感!
三、商業智能化是最重要趨勢!


@吃乾貨Review@
拒絕別人對很多人來說是困難的事情,或許沒有很理想的套路可以學,但今天我們可以先了解「不拒絕別人」的心理因素。


一、成長就是認知升級!

這段得到把人的認知狀態分成四種,由低到高的層次如下:

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 知道自己不知道;
3. 知道自己知道;
4. 不知道自己知道。

我覺得最後一種狀態只是在文字上套版,字面不容易了解精髓,小惡魔來說說我的理解:其實意思就是當你對每個知識都保持很高的求知慾,即使可能曾經知道,但也會抱持著瞭解看看,說不定有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從不放棄任何可能知道不知道的機會,也就是說無論何時都會讓自己保持在空杯狀態,隨時準備抓住任何學到新知識的機會。

想要持續成長或者有大幅度的成長,我們必須把自己的認知狀態往更高的層次提升,大部分的人可能都處於第一個層次“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就是總以為自己是知道的,不管真知道還是假知道,在對方才剛開口就愛說“這我早就知道了”,這種人會錯失很多學到不知道的事情,因而成長最慢。因為人家吃過的豬肉可能跟你吃的不一樣,就算是吃一樣的豬肉,吃法不同也會有不同的經驗。

關於學習,底下再介紹一段影片給大家。專精一個領域很好,有時候拓展橫向的視野,可以把新的元素加到你的專業領域,或許有驚人的發展。

尼安德塔人在做什麼? 都是大量製造惹的禍!



二、拒絕人難?也許從中獲得控制感!

<不拒絕別人的原因一:壓根就不想拒絕>

心態一、「救世主」情節:這種人他們認為,對別人的幫助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所在。

心態二、為了獲得對他人的控制:當被他人反復求助的時候,這種人會覺得自己是對方不可或缺的依靠。

心態三、證明自己是全能:這種人透過完成他人的一切請求,來彰顯自己是全能的。

<不拒絕別人的原因二:沒有辦法拒絕>

心理因素一、出於討好別人:怕破壞人際關係,因此內心不自覺地想要討好他人,來獲得自我價值的肯定。

心理因素二、出於同情別人:因為過度的同情,這類人總覺得自己拒絕了別人,會在感情上傷害了對方,因此便會不忍心拒絕。

心理因素三、出於一種自我保護:怕眼前的麻煩,比方說當下會有衝突,或者會被追問拒絕的原因;也可能是因為權力的不對等,而怕拒絕會被秋後算賬...等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的因素。

今天沒有教我們怎麼拒絕別人,而只是分析了拒絕的原因和心理分類,通常你大部分是在上述的哪一類型中無法拒絕對方,或者你覺得自己的狀況並不歸屬於上面的任一種類,歡迎留言交流。


三、商業智能化是最重要趨勢!

眼前我們都在說「互聯網+」的話題,而「互聯網+」不可否認已經是現在進行式,昨天的得到15min也在「虛擬經濟應該撬動實體?」這個主題內提到「互聯網+」的知識,而今天談的是未來的趨勢:智慧+

得到15min對「人工智慧」有整理了一個標籤,不過過去較多的資訊都是概念和趨勢分析,寥寥可數的案例也跟今天一樣都是巨頭的豐功偉業,未來希望能收集到平民版的「智慧+」案例,而我也相信這件事情正在進展,Google, Facebook, Microsoft 都有意提供可以讓更多人參與的人工智慧平台或解決方案,而且陸續在去年已經傳出消息,很快我們就可以看到自由軟體的成績發表出來,敬請期待!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活到老學到老,認真工作快樂生活!

活到老學到老,認真工作快樂生活!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學習方法也是思維方式?
二、反思是快速學習內功修煉之道?
三、耐心和步調是創業最終的兩個問題?


@吃乾貨Review@
老朋友,你有道光從天靈蓋噴出來,你知道嗎?我這有一段學習的內功心法,我看你跟我有緣,就送你吧!十塊錢免了...


一、學習方法也是思維方式?

這段得到的方法其實就是直接跳到「學習金字塔」的最底部「教導」,然後去反思教導時解釋不清楚的地方,再修正和精簡到能用最少的字解釋清楚一個概念,這樣就能達到理解的目的。

學到的知識要內化成功力,就是不斷的找人講出來,透過解釋和討論也會收到很多反饋,有些原本不清楚或誤解的地方會有新的收穫,反正就是不要關在頭腦自己想,說出來和寫下來跟人交流才能真正學到骨子裡。



二、反思是快速學習內功修煉之道?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做事的順序:假設>採取行動>產生結果。

反思的順序:觀察結果>研究原來的假設>反思校正假設。

給自己訂一個每天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比方說「每天感謝一個人」、「每天運動十分鐘」、「每天九點後不滑手機」...等。並且跟遊戲的每日簽到一樣,給自己規劃一個連續七天連續三十天的獎勵,比方說「吃一頓大餐」、「買個捨不得花錢買的禮物」、「痛快地打遊戲一整天」。當你訂下計畫後卻人覺得不容易督促自己執行,或許就是該認真看看過去這段得到如何打敗分心?」裡面說的「終結拖延症」來好好檢討一下,才能開啟美好的人生!


三、耐心和步調是創業最終的兩個問題?

這段得到從公司發展時,需要的理想客戶的這個角度分成五個階段,告訴我們耐心步調的重要,很值得學習的概念,一定要懂懂,小惡魔把這段得到的精華整理濃縮如下,方便寄送到各位腦海裡。

第一個階段、願意嘗試的客戶 vs 創業初期

第二個階段、有耐心的客戶 vs 產品進入市場初期

第三個階段、有影響力的客戶 vs 產品找到市場定位時期

第四個階段、有忠誠的客戶 vs 公司規模化時期

第五個階段、願意花錢的客戶 vs 公司成熟期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知識速食五個關鍵,教你我們這一代學習的方法!

知識速食五個關鍵,教你我們這一代學習的方法!


今天是單一主題,這段音頻 11 分鐘,就專心跟著羅胖學好他的特殊學習方法:人格概念縫合碎片目標

先提供小惡魔的整理和心得,後面則是全文字稿給大家仔細品嚐。順便告訴大家,羅輯思維今天起將從視頻改為音頻,並且每天只在得到 App 才聽得到,有追羅輯思維應該都知道了吧?

羅胖給的知識真的都很新鮮,就算是主題再舊也會感到津津有味,一點也不枯燥。最特別的還是他演講的語調,以及表情和肢體動作,哎呀~以後就只剩下聲音啦...哭哭!

這次對於“學習”這個主題,羅胖給了大家他自己學習的方法,總共是五個建議,前後關聯性很強,我就整理一下如下:

第一個建議、人格:簡單說就是跟“人”學先降低知識負擔。如果有個牛人可以扒著問,肯定比自己啃書學得有效率。

第二個建議、概念:掌握知識本質上就是掌握概念,通過不斷的蒐集新概念來高效學習。將一個個新概念掌握起來後搭建成知識框架。

第三個建議、縫合:表達一次!即使是一句話也好。就像小惡魔的這個得到15min,已經縫著縫著變成一塊知識布了,改天再整理得更有系統架構,就是一件更有用的知識衣。大家可以先學羅胖講的,用一句話縫一針,不必像我一樣縫了好幾針。如果不會用 Blogger, Evernote 之類的工具整理,你可以把看到的網頁列印成 PDF 後,用一句話含標題存在電腦的資料夾裡。等有時間再分門別類,分類的方法改天小惡魔再來介紹林偉賢老師教的九宮格法,這也是我準備用來整理得到15min的方法,讓整個得到15min內的知識更系統化,更好找到需要的知識。

第四個建議、碎片:碎片化學習是這個時代唯一法門。最有趣的就是這點啦~我們這一代人就是必須要練成利用碎片化時間拿到知識的本事!小惡魔一開始建立得到15min的想法,就是想分享自己每天利用少少的碎片時間,聽到各種有趣乾貨知識的這個模式。因為感覺到會有很多人跟我一樣,每天想做的或被迫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可是又對於無法持續學習新知識感到恐慌,但卻又沒有方法和決心靜下來讀完一本書。所以當我發現這個知識速食的方法時,就很興奮地想跟大家分享。這一路來也寫了四個多月,超過一百篇文章,希望經過的人都能有些收穫。

第五個建議、目標:這點說得太棒了,一定要去把原文看仔細,了解到什麼是「立場、感受和意見」的這種人,而我們學習後必須以「目標、方法和行動」來實踐所學到的知識,這樣通過知識落實的行動,我覺得最後仍然可以拱出巍峨的知識大廈。



《我們這一代該怎麼學習?》

那我們這一代人應該怎麼學習?我給大家五個建議,也就是五個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是人格,這牽扯到對知識的理解。我們過去往往以為閱讀就約等於學習,其實不是。閱讀是跟書學,但是我的體會是,跟人學效率更高

知識是啥?知識是一個極其複雜的訊息網路,它的真實的存在場景是牛人的大腦裡面,是翻江倒海不斷在迭代。那為什麼過去我們認為讀書就是學習呢?沒辦法嘛。人類在那個時代是印刷文化時代,想保存和傳遞知識,書本是那個時代最好的學習工具。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們有機會重新回到人格這個學習對象。

就像我自己吧,每隔一段時間,我總有一些我佩服的讀書人嘛,我就會問他,最近在讀什麼書啊?有什麼漂亮的文章值得推薦呀?關於這個大家都在討論的問題你有什麼意見?拼命問這些人。為啥?因為這樣學習的效率更高。牛人就是知識的載體啊,知識已經被他們像買菜一樣買回來洗乾淨,已經切好了,已經搭配和融合好了,當然跟他們學更省時間。這是最好最好的減輕知識的總體負擔的方案。這是第一個關鍵詞。

那麼第二個關鍵詞我稱之為叫概念,就是通過不斷的蒐集新概念來高效學習。比如說高中物理第一冊,說白了不就是那些概念嘛,什麼是力,什麼是運動,牛頓的三大定律,萬有引力定律,什麼是做功,什麼是動能,就這些東西啊。然後綱舉目張,任何知識的碎片隨便抓進來都能夠安放到概念上。為什麼有這個原理?因為我們人類是一個超級模式化的動物嘛,世界本身非常複雜,它怎麼能變成知識呢?就是沈澱為一個一個的概念。

所以,可見概念有多麼的重要啊。為啥?因為知識太多了,你拿進來你往哪放呢?如果攤成一地,那都是髒東西啊。我以前講過,什麼叫髒啊?它不是說這個東西天然就髒,是放錯位置才髒啊。一個米飯它擱在飯盒裡那是乾淨的,擱在衣服上它就是髒嘛。那怎麼樣讓知識顯得不髒呢?就是一定要有這個概念作為基礎框架,所以在瞭解一本新學科的時候先去瞭解概念就變得特別重要。掌握知識本質上就是掌握概念,這是第二個關鍵詞。

那第三個關鍵詞我稱之為叫縫合。什麼意思?就是拿針縫一針,把它的合起來。很多人都在感慨,說我讀了這麼多書,那些字就像流水一樣從我腦子裡飄過,讀完之後,書一合上,啥也沒記住,這咋辦?你缺的就是這兩個字,叫縫合。知識是自己的事,是從自己的內心盛開的一朵花,它一定是由內而外長大,外在的知識從你眼前飄過,那就是你的!?你必須縫一針才是你的。

那怎麼縫合?很簡單,表達一次。比如說我,我現在學知識,然後要做節目表達出來,然後它就是我的。那你說我沒有做脫口秀的能力呀,沒關係,表達分很多種層次。比如說寫一個讀書筆記,它就是個表達啊,哎呀,你說那太累了,沒關係,讀書筆記可能就是你一句。我自己就有這樣的習慣,很多人在網上看到一些文章,啊~收藏!這文章特別好,這個收藏沒有用,過了幾天,你全忘了,你連收藏過它你都忘了。這個時候應該幹什麼?就寫一句話。看完之後說,這個知識我覺得哪兒很有趣,這就叫縫合,這就叫讀書筆記,這就和你原來的知識體系長在一起了。這個知識即使將來你全部忘了,沒關係,你知道那兒有,你將來可以去查。現在資訊這麼發達,互聯網這麼發達,什麼東西都可以去查,但是知道什麼東西在哪,這才是你自己的知識。

那第四個關鍵詞,我認為是碎片,這個爭議就比較大了,很多人都反對呀,說學習嘛就應該體系化、系統化的學嘛,你碎片化學習,最後一地雞毛,什麼也學不著,也搭建不起巍峨的知識大廈。我不是說系統化學習不好,而是它不現實嘛。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在被劇烈的碎片化,我們每個人手裡拿著一大堆碎片時間怎麼辦?不用於學習,難道用於打遊戲才對嗎?所以碎片化時間是一個基本事實,我們這一代人必須要練成一個本事,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拿到實實在在的知識,我們必須這樣做好不好啊。

站在真實的學習場景和站在學習者這一頭來看,碎片化學習沒有那麼糟糕啦。我給大家一些理由啊。首先,知識的產生它就是碎片化掉的,那一些再聰明的大腦他一時一刻也只能產生一個念頭,一個假設,一個結論嘛,然後可能當論文就發表出來了,這就是知識真實的產生場景。它什麼時候變成體系化?被驗證之後過了很久,有人用一個理論體系把它總結出來,這已經是陳舊的知識。我們是終身學習者唉,任何新出來的假說即使沒有被驗證,瞭解一下有什麼不好?它就是碎片化掉的。

還有一方面,就是如果站在學習者的角度來看,它碎片化是一個最終的結果啊,它一直就是如此啊。比如說你去讀一本書,學一個學期的課,最終留下來的是啥?那不就是一些碎片化的印象嗎?幾個動人的場景,幾個金句,幾個精辟的結論,讀完一本書能夠留下這些東西已經是上上大吉了,你沒有白讀啊,上課也是一樣。如果學習的結果就是碎片化,那碎片化學習有什麼問題。你看,美國的社會活動家也是政治家富蘭克林,我們以前講過,他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說我一生的知識積累的來源就是這樣的,說我在查找一方面資料的同時意外地看到了另外的資料,這就是我的學習呀。你看,這不就是碎片化的學習嘛。這是第四點。

那還有第五點,這就更重要了,這一點弄通了,前面四點你才能融會貫通,這一點我稱之為叫目標。我活了四十多年,我現在觀察,人間就有兩種人。第一種人他的世界裡是三個詞,叫立場、感受和意見。那第二種人他的世界裡也是三個詞叫目標、方法和行動。我四十歲開始創業,其實就為完成一件事,把我的思維方式從第一種,就是立場、感受和意見切換到第二種,就是目標、方法和行動。為什麼?這也跟學習有關。因為立場、意見和感受,我可以裝一腦子,各種各樣的知識和價值觀在我腦子裡它是打架的,我不知道哪個對哪個錯,一會兒覺得這個對,一會兒覺得那個對。就像我最近在錄制《奇葩說》的節目,我發現場上的觀眾隨著辯論賽的展開,雙方的拉鋸是非常劇烈的,他們一會兒覺得這個對,一會兒又覺得那個對。為什麼?因為世界是劇烈分層的,任何一個選擇都有無窮的層次,隨著場上辯論者的那個不斷的挖掘層次,觀眾的意見就跟著兩頭跑。對,意見是一個特別不確定的東西,知識在腦子裡是散黃的,是在那兒晃來晃去的。可是一旦切換到第二種人生,就是只有目標、方法和行動的時候,一切就被整合起來了,這就是我要創業的根本原因。

總結一下剛才我們講的所有,我們這一代人有知識焦慮,沒有辦法,知識總量越來越大,負擔越來越沈重,我們的時間越來越碎片。怎麼辦?原來傳統的解決方案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不能完全適用,所以我提出來的 5 個關鍵詞。第一,就是跟著人學,而不是跟著書本學,先降低我們的知識負擔,它幫助我們篩選和歸納。那第二就是概念,通過掌握一個一個的新概念,搭建起我們的知識框架,再進來新的信息,我們知道把它放在哪兒。第三縫合,信息走來過去,我們不見得都記得住,只有我們通過表達一次,無論是像我這樣轉述,還是寫一則極其簡短的讀書筆記,在自己的生命和知識樹當中把它縫合進來,即使這些信息將來我們忘光了,我們也知道到哪裡去找它。第四,就是碎片,這是我們提升學習效率,在這個時代幾乎是唯一的法門。當然最重要的是目標,只有目標明確,不斷往前拱,我們才能把知識落實為我們行動的成果。這就是我學習的基本方法。

本文源自:《得到》訂閱專欄「羅輯思維」


2017-03-11:補充一則 TechOrage 科技橘報 消息《原來一切都是套路!內容付費的本質,在於利用你內心中對於「求生」的焦慮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3月9日 星期四

成功不能複製,失敗可以避免,目標管理的三個誤區你一定要知道!

成功不能複製,失敗可以避免,目標管理的三個誤區你一定要知道!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臨界知識,複利效應和概率論?
二、目標管理哪一種方法是對的?
三、銷售大師的三個智慧?


@吃乾貨Review@
公司在十人內時可以一對一管理,而且這時候就要有財務;超過十人後就要有人資,並且開始注重目標管理。多聽、多看、多試自然就有一套你個人的管理哲學。


一、臨界知識,複利效應和概率論?

小惡魔覺得聽這段得到,收到的臨界知識獲益良多!

第一個臨界知識、複利效應:我現在規劃的內容創業是 YouTube + Blog + Facebook + Affiliate,而聽完這段得到我應該把架構改為 YouTube x Blog x Facebook x Affiliate,並且具體地把之間的複利效應給分析出來。我略做潤飾來說說複利效應,當我完成事情A後,就執行事情B,並且事情B必須規劃成能去加強事情A;在完成事情B後,再規劃並執行可以加強事情B的事情C,於是這樣串起來後將會對整條事情產生複利效應

第二個臨界知識、概率論為大概率堅持;為小概率備份!成功不能複製;但是失敗可以避免。這段得到介紹決策樹來為目標做分析,並告訴我們選定好成功率高的方案,堅持多試幾次就可以提高成功率。我用決策樹來練習一下我的目標,我的目標是提高網站流量,於是第二層的決策分別可以是花錢打廣告、手動到各個粉絲團分享貼文、放著等搜尋引擎發生奇蹟,而第三層分別就可以從花費成本、人力時間、達到成效的等待時間、以及對網站運營風險...等方面進行分析。


二、目標管理哪一種方法是對的?

這段得到跟小惡魔過去管理目標的理念幾乎相同,對於誤用 SMART、Top-Down、百分比重要性的缺點音頻說得很清楚,值得深思!底下我就對結論做個經驗分享。

第一個結論、時間表緊湊點:我會把時間壓緊點,必要時也會讓團隊知道抓了多少安全時間,團隊夠成熟的話,別擔心讓大家知道安全時間會拖延,我大部分的經驗,團隊都能比預期提早完成,而且做得更好。

第二個結論、難度高一點在訂年度目標我會高一點,但是在訂定產品功能設計目標,我會低一點。年度目標高一點大部分的人應該都能理解為什麼要高一點,所以我就針對功能設計目標為什麼要低一點來分享。因為我覺得只有執行的人更能知道怎麼設計最好,如果在我手上就把設計要求得太困難,不管執行設計還是開發的人,整個團隊會陷入如何達成我的目標,而”可能浪費“很多時間,因為我可能指導錯誤。如果把設計目標訂低一點,團隊就有時間作出出乎意料之外的創意設計。

不要用一兩個表現不良的人員,而做出一些阻礙甚至懲罰整個團隊發展的命令,這是很多領導人常犯的錯誤,改天有機會再來說說這件事情。

第三個結論、目標導向:對事不對人,有時候即使目標是因為公司政策或上級壓力,而我個人並不完全接受,只要是整個組織已經決議,我回頭必然跟團隊鼓勵,甚至直接表現出我也支持的方式執行目標,以免使整個團隊的績效因個人好惡誤判而大打折扣。

第四個結論、清楚宣達:這點極為重要,如果團隊不能清楚了解整個組織短中長期的目標,他們就無法做出超值的表現。關於這部分可以複習一下「效率和質量:如何可以兼顧?」。


三、銷售大師的三個智慧?

第一個智慧、銷售的本質是把錢收回來賣出去只是銷售手段,銷售的目的是要收到錢!今年岳母大人才跟我聊到,要不是她當年收錢能力很強,我岳父大人工程做再多也只是賠更多,原來岳母大人年輕時早就掌握了銷售大師的第一智慧了...

第二個智慧、要讓顧客把買的東西用光如果想讓生意有持續性,就要讓顧客把買的東西用光。很多搞會員賣課程的就是倒在這一點上面,能夠讓用戶開心的把東西用完,除了他自己可能會續用外,也會免費產生新的客戶。

第三個智慧、商品和服務要讓消費者有面子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喜歡買東西,而不是被賣東西。不能自顧自地說自己的產品哪裡好,要能設身處地地告訴消費者,用了你的產品真正對他的價值是什麼,這個價值不是公司訓練你說的話術,而是真的能打動消費者心坎的價值。比方說,你是第一個我看過,可以把這件衣服穿得這麼漂亮的人!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3月6日 星期一

吸牢牢天天查勤?四個方法教你遠離這個壞毛病!

吸牢牢天天查勤?四個方法教你遠離這個壞毛病!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創業要明白這幾個問題?
二、終身學習,四兩撥千斤的秘訣?
三、過度需索,親密關係的過度依賴?


@吃乾貨Review@
一開始有人查勤好像很甜蜜,但日子久了就會開始上演「你到底還愛不愛我」的連續劇,在心理學上這叫做“過度需索”,今天來檢驗一下自己有沒有這個毛病,並且學會四招改變的方法!


一、創業要明白這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戰略思考力:在得到過去談到“第三階段、私募股權投資”時,也說過「為了長遠的戰略目標,和產業資源整合為目的,會去把一些有產業背景或特殊資源的投資者拉進來。」當創業者在找尋投資人時,有時候投資人錢以外的資源也是很重要的考量條件。

第二個問題、品牌價值觀:當你在開創事業時,就應該設定想要把什麼價值觀跟你的事業連結。這個連結很重要,除了可以讓消費者在這個價值相關的需求產生時,會把你的企業列入選項之一,或沒有之一;也可以讓企業經營時訂定明確的目標,不容易走偏。

第三個問題、做好一件事:不要什麼都想做,先把一件事情做好,讓這件事情成為企業長久經營的基礎。這段得到舉例了 Google 廣告 vs Google Lab,和特斯拉 vs Paypal。我個人做事風格也是步步為營,雖然慢了點,但是要後退的風險也少很多。

第四個問題、贏利模式:未來的價值更勝於眼前的數字。贏利模式的重點是創造模式,不是創造贏利。只要有這個贏利模式存在了,即使眼前還未獲利,投資人還是願意繼續支持你的企業。


二、終身學習,四兩撥千斤的秘訣?

無巧不成書,每當我剛與人討論某些話題時,這些話題的資訊就會出現在我眼前。

在我們這個圈子,有志一同享想透過分享文章的方式,希望自己的知識和想法能幫助到更多人。在糾結是否應該很商業化的模式,才能讓更多人接觸時。這時候我想起馬雲說的話,要用商業手段來做公益,才能讓好的事情做得更有效率。

所以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訊息成為讀者的知識,當讀者對主題有感後,如何吸引他繼續點入文章閱讀?閱讀後如何能帶領他改變?把讀者從線上帶到線下進行實務操作,這或許會是解決問題的方向。

如同這段得到說的意思一樣,當我看過一篇文章後讚嘆連連,可是生活卻依然沒有改變,那這篇文章對我而言只不過是個資訊而已。只有透過將這篇文章吸取到的訊息,而後去思考解決了問題或改變了做事的方法,這樣才能真正內化成為我自己的知識。


三、過度需索,親密關係的過度依賴?

過度需索:我們多半會聽到或遇到很愛查勤的人,他們因為擔心伴侶會離開他,因此需要很高頻率地要求伴侶證明他的忠心,以至於使伴侶感到壓力。

過度需索的人會表現得過度依賴,他們放棄了自己獨立的能力,選擇依賴他人來成為自己支持生活的力量。嚴肅地來說,過度需索的人屬於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他們希望周圍的人都能幫他解決問題,而不懂得什麼是付出。

說到付出,過度需索的人肯定會告訴你他付出比你多,因為他會“全心全意地愛你”,不過別忘了前提,前提這是伴侶做出能短暫讓他有安全感的行為後才有的假象,在這個安全感有效期消失後,全心全意的愛就會立馬轉變成無限的懷疑。所以說過度需索的人不懂得付出,他們只會要。講到這裡先別對號入座,可以先聽聽這段得到音頻,了解一下過度需索的人會有哪些表現,看看自己或伴侶是不是屬於這類過度需索型的人。

覺得自己可能有過度需索的徵兆,如果這段得到說的四個方法還不太理解,我建議具體比較好操作的,可以先從這兩件事情開始:

第一、如果你處於還沒有感情的階段,那就先不要太快開始一段感情。

第二、如果你現在正一段感情之中,就必須開始清楚了解,人生本來就會起伏,感情的部分也是如此。讓自己接受感情可能出現的低潮期,用更理性和溫和的方式替這段感情緩慢地加溫,而不是天天懷疑,甚至質疑對方感情失去的溫度在哪裡。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2月10日 星期五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今天點得到前先牽著另一半的手^^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今天點得到前先牽著另一半的手^^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巨人的工具:頂級牛人思考法?
二、未來直播怎麼變?
三、婚姻穩定,生存率更高?


@吃乾貨Review@
本來想分享「利用睡覺來讓潛意識工作」的感想,算了!今天強烈寒流來襲的週末,就算沒時間閱讀今天得到心得,也一定要點進來網頁內聽一聽,江蕙與近百位交響樂團音樂家,和演唱會樂手合作演唱的「家後」,別忘了牽著另一半的手,溫暖一下彼此喔~ b^^


一、巨人的工具:頂級牛人思考法?

在這段得到裡,我們知道了一些牛人的成功秘方,不過最重要的是最後告訴我們的事情,知道大師的方法,並不是鼓勵我們盲目地使用大師的理念和習慣,因為這些人的成功,和時代背景以及環境因素有很大的關係,這些工具和方法也不是適合所有人。要去瞭解這些理念和習慣,然後突破個人思維的局限,去試驗、組合,最終找到自己的「成功秘方」。

其中一個有趣的方法,我們一般人都可以執行,就是「帶著問題去睡覺」。

LinkedIn 創始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的其中一個習慣「帶著問題去睡覺」,因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認為在睡眠的時候,大腦會重新充電,潛意識開始工作和思考。等到起床之後,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通常會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去解決昨晚睡覺前的問題。

小惡魔是有習慣在睡覺的時候去想還沒解決的問題,不過那是為了偷懶,故意把一些仍在思考階段,還不需要透過電腦來執行的問題,留在一天的最後,偷點睡眠時間,用躺著的方式輕鬆處理。至於隔天是不是立即處理該問題,並沒有很有系統和規律的法則。因此,聽到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的這個習慣,就很有感受。

還在靠行當上班族的時候,發現這樣的習慣很難睡著睡好,可是腦袋又不是很好控制,所以想要放棄又很難,進退兩難!也許可以再研究更有效率,並且兼顧睡眠品質的方法,來利用潛意識,在睡覺的時候繼續工作,說不定還真的是個好方法!


二、未來直播怎麼變?

整理一下這段得到的重要觀點,和小惡魔的補充資訊如下。

第一、直播並非曇花一現:直播的需求是難以取代,但是產業規模還無法估計。

第二、留存率是重點:這段得到並未準確告知直撥這個行業能夠盈利的留存率是多少,只是打個比方讓我們知道留存率的重要性。比方說,某個行業的生意 14 天的留存率必須高於 15% 才有可能盈利,而低於 10%,可能這個生意就轉不動。

第三、一定會有廣告:這就剛好說到在昨天得到為什麼網紅會崛起?」所提到的網紅困境,這邊剛好告訴大家,網紅需要廣告維生是早晚必要的事情。而這禮拜 YouTube 贊助機制「Super Chat」,可以讓粉絲透過贊助來購買「Super Chat」訊息,並且根據贊助金額多寡,讓訊息呈現不同色彩,以及最多停留在留言板上 5 小時的時間 (至多 5 小時)

有了「Super Chat」的贊助機制,可以讓創作者顧到肚子,也能與粉絲的感情更加緊密結合,期望能創造出不讓粉絲反感,又可以使創作者支撐下去的機制。

另外,大法官前兩天作出釋字第七四五號解釋,宣告《所得稅法》相關法條違憲,要求相關主管機關必須在兩年內修正。這點大家也可以持續關注,因為名模林若亞因此抗稅成功,大法官宣告薪扣額上限違憲,那未來創作者例如網紅,所有購買的拍攝器材皆可以報稅列入成本扣除;比方說部落客的廣告收入達到繳稅門檻時,也可以把電腦設備以及網路費,列為執行業務成本及費用來扣除收入。這樣確實比較合理公平,主管機關不應該為了省麻煩而損害納稅人權益!


三、婚姻穩定,生存率更高?

這段得到符合普羅大眾的認知常識,老有所依,既使貧苦病痛還有老伴相互扶持,生存率當然較高。這邊沒什麼好多囉唆的,只想跟大家一起聽聽江蕙演唱會版本的家後!

江蕙 經典演唱會 家後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