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政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政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

你支持 Facebook CEO 祖克伯格參選美國總統嗎?

你支持 Facebook CEO 祖克伯格參選美國總統嗎?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商業領袖競選美國總統的利與弊
二、人們對攝影越來越不信任
三、地獄也擋不住特斯拉


@吃乾貨Review@
在台灣大家可能相信醫生比較能夠治療這個生病的國家,不過在美國的選舉觀察員們現在很關注大企業家,就算現在川普的政見完成率只有 0.0006%,他們還是每天經常在八卦哪些企業家可能出來競選美國總統。在台灣你們會支持柯P出來選,還是狐狸銘出來呢?


一、商業領袖競選美國總統的利與弊

優勢一、CEO 的形象已經變了:中國有句話叫為富不仁,可是在美國已經出現好幾位形象很好的企業家,比方說比爾蓋茲小惡魔就很欣賞他的這個理念《消除不平等是人類最崇高的成就!》,然而在台灣值得讓人敬重的企業家應該不多吧!或許許文龍就是其中的一位:《兩個餌只釣一條魚:與許文龍邊釣邊聊》(許文龍先生的著作博客來購書請點我

優勢二、CEO 擁有大量的粉絲:馬克・庫班是社交媒體紅人,擁有近 700 萬推特粉絲、歐普拉・溫芙蕾自己就是個媒體名人、星巴克的門店遍布全美、絕大部分美國人都是 Facebook 用戶。

優勢三、領導統御:越來越多人開始認為,管理大公司的經驗和領導力,會有助於管理政府。

挑戰一、川普的表現:如果美國總統川普表現得不好,是有可能成為對手攻擊的原因,但是我覺得影響並不會太大,畢竟目前由選舉觀察員們所列出來的企業家形象都非常好。

挑戰二、輿論環境不同:政治和商場環境確實不同,以台灣白色力量的柯文哲來說上任初期就經常失言,當企業家成為政治人物後,所有的言行舉止就應該有所調整,但仍然必須保持原來的風格,才不會讓支持你的選民完全不認識你。而時代力量的黃國昌來說,剛進入立法院初期就仍然以原來暴衝的性格議事,就引起不少人的反感,但後來又變得過於低調,讓原本的支持者反而罵他無所作為,這就是一個沒有為環境調適好的失敗例子。

挑戰三、失敗的打擊:競選過公職,然後又失敗的感受,是否是一個過往總是風光無限的商業精英所能承受的?

挑戰四、氣質很中二:就是你現在知道你們之前都錯了,我才是對的吧!大家都是愛面子的,即使是那些不曾謀面的選民或酸民,也應該保留面子給他們。


二、人們對攝影越來越不信任

美國紐約著名的街頭攝影師喬爾.邁耶羅維茨(Joel Meyerowitz)的觀點:「如果你不想被別人拍,那就待在家裡別出門;如果我在街頭拍照片,而你恰好出現在了取景框裡,那太不幸了;這是我們共同的街道,我在街頭的權利與你的權利一樣多,我可以拍你正如你也可以拍我。

我覺得喬爾的這句話只有站在自己的立場想,套回去他的那句話「我可以拒絕你拍我正如你也可以拒絕我拍你」。我能理解攝影師不可能取得鏡頭內所有人的同意後才取景拍攝,但也不必威脅大家都不要出門。當有人表示不願意讓你拍攝的時候,你本來就應該尊重他人的要求,可不是將這樣的行為定義為瘋狂的質問,並且認為這是一種社會自由(攝影的自由)正遭到破壞,我倒是認為這樣的言論才是在破壞另一種社會自由,每個人都應該尊重他人對自己隱私保護的要求。

我們都必需要懂,你不在意的事情別人可能很在意,不能用自己的價值觀去批判別人在意的事情。


三、地獄也擋不住特斯拉

鋼鐵人 CEO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創新的東西要從實驗室走向適量生產再走向大規模生產以減少成本,這個過程需要好幾年時間,它不可能突然冒出來。

馬斯克最狂的話是誇耀特斯拉的線下零售店說的:我們每平方英尺的銷售額高得驚人!你甚至需要拿起望遠鏡才能發現第二名是誰。

一個技術發展超過一百年一定就會開始有看頭,電動車也不例外,關於電動車的歷史參考一下知識速食的這篇文章《創新放了一百年都沒臭酸,還怕市場沒機會?

不論特斯拉最後會不會成功,但特斯拉現在確實是電動車行業的領頭羊,而且電動車以及全自動化生產肯定是未來的趨勢,特斯拉並沒有要押錯寶,所以如果將來失敗絕對是特斯拉內部的問題。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Mayday 五月天:勇敢 Braveness

2017年1月30日 星期一

精英政治的局外人:特朗普(川普)為啥那麼火?

精英政治的局外人,大陸用詞很少會比台灣攏長,這就是台灣去年就發生的情況:素人政治人物的崛起!

不過台灣素人政治出線,跟美國不太一樣,主要是對"精英政治人物"的信心崩盤所造成的,而台灣選舉大部分就是選不爛的,所以通常知道這個不好了,那下次就換人做做看,如此而已~

這段得到和其他得到心得合併在這篇得到15min:《加薪升職求上位,就看你有沒有悟性了!

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半路殺出個特朗普。他經常發一些很奇怪的言論,不按常理出牌,除了符合政治作秀需要的噱頭之外,其他地方一點兒都不像美國總統。但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格格不入的人,卻在普通老百姓那裡獲得了很多支持,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僅僅因為他夠奇葩嗎?上海外國語大學郭樹勇教授和程亞文教授說,其實特朗普現象的背後,反映的是美國政治和文化上出現的一些變化。

首先說說政治上的變化。美國的政治體制是代議制,就是每個州選出代表,再由他們替老百姓來參與國家的事務。美國的參議院和眾議院扮演的就是這個角色,而參議院和眾議院這些代表們都是社會上層精英。所以,美國政治的基石就是精英統治。尤其是在 20 世紀 30 年代經歷了大蕭條之後,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為了恢復經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也就是羅斯福新政。這個新政策的特點,簡單說,就是讓工人階級通過勞動創造財富,然後讓上層精英和資本家們來投資和再生產,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人人都有保障。這樣,美國的普通民眾和精英就形成了利益共享的機制。對於老百姓來說,每個人都能從中得到好處,當然就對這種代議制沒什麼意見了。

但是這個東西到現在就行不通了,進入 21 世紀以後,美國發生的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產業轉移。原來的製造業等實體經濟大量轉移到了海外,留在國內的主要是金融、貨幣產業還有服務業。這個產業變遷導致的結果就是雖然整個國家的財富在增長,但同時貧富差距也擴大了。原來精英和民眾相互平衡的共享體制也失靈了,精英代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也受到了挑戰。所以,特朗普能夠一路過關斬將,首先因為他完全是美國精英政治的局外人,沒進過政壇,舉手投足也不像政客;另外呢,特朗普直來直去、什麼都敢說,美國選民也很吃這一套,這就是為什麼特朗普在普通民眾當中獲得廣泛支持,但卻並不受精英分子待見的原因。

除了政治變化的因素之外,美國人的文化心理的變遷,也是特朗普崛起的原因之一。受到傳統西方文明的影響,美國人原本對自己的身份有著非常高的認同感和優越感,他們從心底上認為,白色人種就是比其他人種有優勢。美國歷史上之所以種族歧視的問題那麼嚴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美國人在人種方面太自信了。

但是,現在白人的這種自信,這種優越感和使命感,也受到了很嚴重的衝擊。現在越來越多的有色人種在美國社會獲得了成功。比如說黑人,過去他們最多就是在音樂、體育等領域取得成就,很少會涉及律師、醫生這種社會地位比較高的職業,但隨著奧巴馬當選總統,越來越多的黑人也在政治領域嶄露頭角,這給白人帶來了極大的焦慮感;同時,隨著中國、印度這些非西方國家的崛起,美國的國際核心影響力也被分散和轉移了。國際格局的變化,也給美國人帶來了焦慮,這種焦慮,不僅是美國白人的,也包含了所有美國人,甚至西方人。而特朗普正是在這個時候,以一種「白人衛道士」的形象出現的,他會發表一些很激進的話,來回應美國人的焦慮感,這對美國白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心理安慰。所以特朗普這種拼命想把文化拉回傳統秩序的人,當然也會受到很多焦慮的美國人的支持。

所以,特朗普現象絕對不是簡單的個人崛起,它背後反映的其實是一個國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深層變化。

本文源自:公眾號「秦朔朋友圈」(美國變了,所以特朗普來了)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該在 Facebook 還是 Google 上打廣告?

該在 Facebook 還是 Google 上打廣告?


一、制定好政策難處在何處?

這段得到沒有提供很有效解決難處的方案,可能這個問題實在很大,從整理的難處何在,實在不是常人能解。

第一、目標的多重性:一個政策往往涉及很多問題,所以制定政策的時候,就要在很多目標之間做權衡。很多目標之間的衝突,是制定政策的時候必須要面臨的問題。

第二、實際情況的複雜性:經濟學是抽象的,很難直接適用於真實世界。有時候,一個不起眼但普遍存在的現實情況,就會把整個理論基礎瓦解掉。

第三、效果的不確定性:就算制定政策的人再優秀,也沒辦法保證政策能達到預想的效果。無論什麼政策,都需要人來執行。但現實中人不可能都是理性的,如果我們假設人們都很誠實,都很自律,都會嚴格執行政策,這時候就可能會有問題。

政策效果的不確定性,還和決策者對政策的狹隘理解有關係。巴蘇認為,在制定政策的時候,決策者要學會「二階思考」,意思是說,凡事不僅要想第一步,還要有第二步或者更深一步的思考。

至少今天已經有條理的知道,制定政策的困難歸納出的三條原因:目標的多重性實際情況的複雜性效果的不確定性,也許往後再規劃政策或計畫時,多想想怎麼想得更多更廣、多花點時間探討和注意細節、以及在執行時多跟相關人員溝通,盡可能降低執行效果的折損,而且還要多想幾種可能,和更遠之後的變化,以完善計畫內容和應變對策。


二、如何避免情緒的負面影響?

哈哈~曝光效應得到中念「爆光」,而我們都念「瀑光」,查了一下中華民國教育部的教育百科,確定咱們台灣還是念「ㄆㄨˋ ㄍㄨㄤ」。

我覺得這段得到非常有營養!連案例都很有趣,所以下面的筆記整理會多一些。

先整理這段得到說的短期情緒中我們一般很難意識到,做決定的時候又很難避開它們的影響的兩種形式:曝光效應損失厭惡

第一、曝光效應:一般人很容易選擇自己熟悉的東西。因為這個東西反復曝光,我們心裡的好感度會更高。
<案例>有個心理學家做過實驗,在一個教室的黑板上,天天寫上幾個單詞,這些單詞之間沒啥聯繫。有的單詞只出現一次,有的會反復出現。一段時間以後,這個心理學家請學生填一個問卷,從14個單詞里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其中有5個單詞曾經在黑板上出現過。結果發現,學生們看過次數最多的單詞,最受歡迎。

第二、損失厭惡:因為損失給我們的痛苦,比收益帶來的快樂要更深刻。所以為了避免痛苦,我們乾脆就不做這件事。
<案例>比如賭拋硬幣,正面朝上贏 100 塊;反面朝上輸 50 塊。大多數人不願意玩。為啥?平白無故輸掉 50 塊其實更痛苦。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痛苦甚至是愉悅感的 2~4 倍。

不玩的人很笨,從機率和賠率來看,應該要一路玩到莊家脫褲子才是!

再來把曝光效應損失厭惡結合起來看,就會讓我們心裡形成偏見,影響我們做出決定。

精彩的案例:英特爾公司曾經在存儲器業務做得特別牛,也面臨跟日本企業的激烈競爭。公司就在考慮,要不要繼續生產存儲器,要不要轉型。這時候受曝光效應的影響,公司會傾向於保留這個業務,畢竟是依靠存儲器起家的嘛,對這個行業特別熟悉。損失厭惡也傾向於保留,好不容易在市場做到領先地位,放棄了多可惜。

英特爾公司當時 CEO 安迪-格魯夫的解決方案是,讓一線員工決定自己生產什麼,後來發現越來越多的工廠生產微處理器,他才決定戰略轉型。在這個過程中,安迪-格魯夫還用了另外一種方法,那就是不斷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是下一任CEO,會怎麼做?」這樣,他回避了短期情緒的干擾,看到了未來的前景,再加上一線員工給出的反饋,他終於下定決心要專注去做微處理器業務,放棄存儲器。後來的事咱們都知道了,英特爾發展成了全球最大的微處理器製造商。


後面這個另外的方法就是「跟問題拉開距離」,把自己放到旁觀者的角度。心理學研究顯示,我們離問題越遠,就越能看清楚問題最重要的方面。這個方法的實踐案例也可以再溫習一下過去的得到努力之餘偶爾抬頭看看別人怎麼做?》當中「三、三種可以改進任何事情的方法!」的第三個方法“預測-反饋法”,這樣就會有更深的了解和體會了。

最後,《決斷力》這本書的作者希思兄弟就總結說,短期情緒有時候會對我們做決定產生負面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我們意識不到。做決定的時候別著急,想辦法從這個問題里抽離出去,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弱化短期情緒的影響,才能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三、找用戶一定要門當戶對!

如果你正在創業或想要創業,這段得到就很有營養了,因為它講的是兩個創業的時候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一個是怎麼找用戶,一個是怎麼構建產品的護城河(競爭力)。

第一、找用戶:找用戶的方法和案例千百種,多聽多健康。你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產業界中的巨頭,因為你要的用戶就在競爭對手那邊,除了常聽到的 facebook 吸粉絲的方法外,小惡魔聽過最有趣的是海底撈怎麼撈按摩業的用戶故事,想聽的朋友改天有空跟我聊天記得問我^^...真的很精彩!!

但今天這段得到講的是去挖掘被遺漏或放棄的族群,創造出產品獨門的價值,而不去跟巨頭硬碰硬搶飯吃,怎麼搶得過呢?

第二、建構護城河:就是不斷抬升用戶的轉換成本,坊間最普為人知但效力很低的就是「集點」,順便看個笑話:《積八點三部曲保證笑到翻!》。我覺得創業時真的要先把產品如何對用戶創造出轉換成本,並且能一直提升轉換成本的計畫給規劃出來,否則就算巨頭不來跟你搶,當拷貝貓大軍發起進攻是,一下子產品就被淹沒在市場中,即使爭清楚誰是原創又如何?多少客戶在乎這點呢?


四、做廣告:搜尋引擎PK社交網路!

今天的得到真的是營養到爆!如果正在創業或者是想透過網路行銷來賺一筆錢,肯定經常在想這檔應該要在哪放廣告哩!今天這段得到可以灌輸一些基本分辨的知識。

我把 Google 和 Facebook 廣告分別整理如下:

Google 廣告
1. 用戶有了意圖之後,也就是有了想買的東西後,Google 才開始行動,它推測的是「你想要幹什麼」;

2. Google 搜索是讓準備掏錢的消費者找到你;

3. Google 更適合做直效的廣告,也就是「能促成消費者下單購買」的廣告;

4. 追求訂單轉化的公司就在 Google 上打廣告;

5. Google 面向的是那些已經產生了偏好,甚至是馬上準備購買的消費者。

Facebook 廣告
1. Facebook 在收集信息上更「主動」,它猜測的是「你是誰」,你會需要什麼;

2. Facebook 是讓你找到你想要的目標消費者;

3. Facebook 更適合給品牌做廣告;

4. 快消產品的公司強調的是生活方式和品味,就在 Facebook 上打廣告;

5. Facebook 瞄准的是對品牌和產品還沒什麼瞭解的消費者,主要是讓消費者對產品或者品牌形成認識;

6. Facebook 在移動端,也就是手機、平板這樣的終端上,更有優勢。而且社交平台上具有分享性和互動性,讓它越來越受廣告主青睞。所以如果你想要影響的是手機用戶,那社交網站更合適。

文章最後強調,影響用戶最有效的方式,是讓用戶從社交網站上接觸到品牌的曝光,讓他們有興趣,去搜索引擎搜索,再通過搜索引擎完成購買。

總結來說,選擇搜索引擎還是社交網站,主要是看你現階段的需求是什麼。如果是希望增加用戶對產品的認知、擴大品牌影響,那社交網站就很合適;如果是希望影響用戶決策的最後一環,那搜索引擎顯然更好。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二者的優勢結合,因時因地、根據當下的需求,把打廣告的錢,合理又有側重地分布在兩條渠道。


@吃乾貨Review@
還在摸索怎麼行銷產品的人,聽聽今天的得到可以獲得入門的知識,在創業的路上需要好的策略,更需要有智慧地避免負面影響。今天的得到真的是營養到爆!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6年11月3日 星期四

加薪升職求上位,就看你有沒有悟性了!

加薪升職求上位,就看你有沒有悟性了!


@吃乾貨Review@
想加薪升職求上位,就算是素人也是有機會,要練習怎麼讓「習慣型」和「目標導向型」的迴路平衡、還要很有「故事」和「喜感」、要熟練選擇的技巧、最後在商業領域裡要嗅得到商機!


一、改掉壞習慣有希望了!

所以說,對於「習慣」把工作拖到最後一刻才做的員工,我們可以用科學的「光遺傳技術」來電電員工,這樣就能讓員工變成「目標導向」囉!?

二、特朗普(川普)為啥那麼火?

精英政治的局外人,大陸用詞很少會比台灣攏長,這就是台灣去年就發生的情況:素人政治人物的崛起!

不過台灣素人政治出線,跟美國不太一樣,主要是對"精英政治人物"的信心崩盤所造成的,而台灣選舉大部分就是選不爛的,所以通常知道這個不好了,那下次就換人做做看,如此而已~

三、豬八戒真的是二師兄嗎?

ㄜ~用挑擔子和一句話「“小”的苦」來推不是二師兄的這部分,弱了點...

另外那個戲弄豬八戒最後面的邏輯也很爛,孫悟空本來就沒規矩的,他連師父和佛祖都能反了,要弄個老三,還要跟老二商量一下嗎?用這個邏輯要推豬八戒是老三,也非常弱!

這個說書的口氣和語調想學羅胖,可是邏輯根本就是硬湊來的,差得遠了!

不過以豬沙兩人的關係和個性,要把豬八戒搞得這麼有喜感,讓豬八戒當老三,確實不方便跟大師兄孫悟空這樣搭戲搞,最後這個邏輯小惡魔倒是覺得有通。

不過重點到最後也想學羅胖來個人生道理(跟著「羅輯思維」學習:真英雄!)這招到也沒學漏,不過用短短幾分鐘突然要跳到告訴大家說:豬八戒是靠著自己的“喜感”和“故事”上位的,號召力恐怕是不夠的...

小惡魔幫忙補幾刀,意思是要告訴大家:想上位?一來你要很有實力(故事來滴);並且還要很會拍馬屁(喜感來滴),懂不?

四、房地產太火,宋朝怎麼調控?

這是在講《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博客來購書連結一連結二)這本書的部分內容,房地產小惡魔是不懂,不過倒是讓學到大陸今天已經成為常識的知識:“貧富相資”!頓悟了經濟學上的一點道理,給大家反看一下我們台灣目前有些人仇富的心態。

貧富相資”的道理就是:一味地打擊富人的利益,也就不能從富人那裡取得收入來補貼窮人,最終窮人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官府要求私人業主降低租金,甚至是白住,那誰還願意把房子租給別人呢?就算租出去,房子壞了業主也不願意掏錢修理,最後窮人還是沒房住!

聽到最後還似乎懂了一件事情,《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的你,不是指「宋朝」,而是在說現在的我們啊~~對不對?你們聽了是不是也這樣認為?

五、大腦要節能,決定才會錯!

現學現賣,小惡魔覺得一堆巧克力的例子裡,大腦為什麼會失去精準度,是因為“目標導向型迴路”戰勝了“習慣型腦電波迴路”,因為難得的機會,當然想嘗試一些平常比較沒機會吃到的新口味啊!

不過最後導出來要教我們的選擇技巧很重要也很有用:如何做出更好的決定呢?

就是在做決定時,不要一下子直接選你最想選的那個,而是先把選項裡不好的排除掉,把選項減少到你可以控制的數量,比如說三個。
科學證明,這樣做的確對做決定有幫助!

今天得到各篇的全文稿
#一、《科技版緊箍咒:改掉壞習慣有希望了!只要拿起手機操作 App 電電員工就好?
#二、《精英政治的局外人:特朗普(川普)為啥那麼火?
#三、《學豬八戒憑喜感和曝光度找到升遷之路:豬八戒真的是二師兄嗎?
#四、《柯P快來抄:房地產太火,宋朝政府怎麼調控?
#五、《懊惱老是做錯決定?科學家說這是大腦要節能,決定才會出錯?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