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李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李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要讓公司保持優勢,就別把員工的能力榨到一滴不剩!

要讓公司保持優勢,就別把員工的能力榨到一滴不剩!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時間管理:怎樣給大腦開外掛?
二、高效工作的秘密?
三、高才低就未必沒前途!


@吃乾貨Review@
所謂勝任就是還要有餘力可以回顧已完成的工作,重新思考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做得更完美!擠出餘力的方法,除了派任前預作保留外,還可以學會給大腦開外掛的技能,以及在任職期內提升工作效率。


一、時間管理:怎樣給大腦開外掛?

時間成本:如果花費“做這件事”相同的時間去做別的事情,可以獲得的收益,就是“做這件事”的時間成本。

大腦的第一個外掛、讓大腦用來思考,把記憶交給收集工具:這個外掛的口訣是「收集、處理、回顧」。

口訣第一步、收集:透過軟體或記事本建立一個『收集籃』,把收集到的資訊或代辦事項放進去。

口訣第二步、處理:利用零碎時間去處理『收集籃』,找出沒價值的項目後刪除;把不用做的事情歸檔,方便未來搜尋;把需要別人去做的事情立即指派,歸檔到『已指派:新任務』;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放到『收集籃』的『下一步行動:新任務』的歸類裡,不需要這時候馬上去做。

口訣第三步、回顧:每天回顧『收集籃』內的下一步行動和已指派的任務,確認一下進度後更新進度標示,比方說『已指派:處理中20%』或『下一步行動:50%』,不一定是使用百分比,最好是設計能具體想像進度狀況的識別用詞,比方說評估中、處理中、驗證中...等。

處理籃內應該經常保持淨空,如果做不到就要找出方法提高工作處理效率。

大腦的第二個外掛、猴子理論,讓猴子待在主人身上猴子代表責任,讓猴子好好待在團隊夥伴身上,特別要避免雙方以為猴子在對方身上而互相等待的死鎖狀況。怎樣避免呢?控制每天和團隊夥伴討論的次數,每次不超過十五分鐘,以免耽誤到自己應該要做的工作。討論過程中經常詢問團隊夥伴的意見和想法,比方說多問幾次「你覺得呢?」,但是要適時引導,別死用方法硬是要問「你覺得呢?」。如果狀況卡關了,就要動腦給團隊夥伴一點提示,如果自己也沒有想法的話,那就誠實以告,請團隊夥伴先回去想想,然後再約下次討論時間。

大腦的第三個外掛、三八理論,善用第三個八:每個人都有公平的三個八小時,一個在工作一個在休息,成功的決勝關鍵在於善用第三個八小時。如何利用這一個八小時來投資自己,並且將這八小時創造在不被打擾的情況下,就能獲得最大的投資報酬率。


二、高效工作的秘密?

這本《高效的秘密》分別告訴我們怎麼提升個人和團隊的工作效率,底下就今天得到的文章簡單整理一下筆記。

在提高個人效率的方面,我覺得這裡提到的「確信局面在自己的掌控當中」,和「給自己的行動賦予更大的意義」這兩個方法並沒什麼特別的,只是一般的小雞湯,還不如採用這篇「如何打敗分心?」裡所提到的番茄工作法還來得實用,並且拜讀這本《終結拖延症》改掉拖延的壞習慣會更有效。

在提高團隊效率中,先建立團隊表達真實想法的安全感很重要,而這一點的成功關鍵在於主管心智的成熟度,大部分主管都會表達他是一個 open-minded person,但是在他底下挖到屎搞得一身臭的人卻一大堆。

在這本《高效的秘密》在提升團隊效率中提到 Google 開會時用打勾紀錄的方式,來營造重視每個人發言的氛圍,是個很實用的方法。如果你是比較內向的主管,初期開始使用的話,不一定要公開表示這個方法,而是暗中紀錄後再邀請比較少發言的夥伴表達意見,這樣的方式或許會比較適合你。

無論如何,作為領導者你必須清楚明白,提高個人工作效率提高團隊工作效率是兩碼事,提高團隊工作效率完全是領導者的責任,別把這隻猴子放到團隊夥伴身上。

2017-08-14 補充:關於這本《高效的秘密》今天在博客來找到繁體中文版《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全球瘋行的工作效率升級方案,讓你的生活不再辛苦,工作更加省時省力》(博客來購書連結備用購書連結


三、高才低就未必沒前途!

<脆弱也是領導力的一個特質>

想當一個完美而無所不能的領導者是很危險的,你可能會養出一個弱雞團隊,也會讓自己成為組織發展的最大瓶頸。承認自己脆弱的一面,將脆弱轉轉化成領導力的特質,可以讓團隊夥伴與你更親近,而且也會讓他們找到自己重要的地位。更聰明的領導者會以示弱的方式,來安排位置給適合的夥伴,以此組合出合作無間的戰隊。別讓個人英雄主義的虛榮心埋下毀滅的種子。

<烤熟的鵝>

中間主管寧願保持現狀,不希望創新帶來的風險影響現有的地位。他們就像「烤熟的鵝」一樣,既沒有高層的整體視野和戰略能力,也缺乏一線員工對具體業務、用戶情況的直接感知,因此成為公司裡沒神經的夾心層,是組織資訊傳導過程中電阻值最大的一塊區域,活化這塊區域就能提升組織的創新力。

<高才低就未必沒前途>

高才低就未必沒前途,優秀員工一旦掌握本職工作之後,常常會有成效地運用剩餘的時間,比方說重新思考更好的方法把工作做得更完美。所以,能安排高才低就職務的公司,往往可以讓公司保持業界領先。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4月3日 星期一

成功的機率是從知道到做到的時間越短機率就越高!

成功的機率是從知道到做到的時間越短機率就越高!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癌症主要源自壞運氣?
二、理性慈善,有效利他主義做標準?
三、灰犀牛,關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吃乾貨Review@
當一件事情很重要的時候,就要忽略它的緊急程度,立即開始試著去做它,必須把不緊急視為有充足的時間修正,而不是用來往後安排!


一、癌症主要源自壞運氣?

根據新一輪的研究,29% 的癌症是因為環境因素,5% 來自遺傳,剩下的 66% 都源於 DNA 複製隨機錯誤。

從這樣的研究來說,表示癌症很大部分的原因是不能預防的,但是不必太擔心,以現在的醫療科技癌症至少有機會可以先控制成為慢性病。這樣的研究結果可以讓癌症研究方向更集中在早期的發現和干預。

最近新聞我們看到「溫翠蘋淚控廠商詐騙!」,也讓我們對正規醫療和自然療法可以再做更多的思考。正規醫療當然有失敗案例,而自然療法也不例外,甚至沒有科學依據。所以是自然療法還是偏方,就看成功與否。但就如同溫翠蘋氣憤控訴所說:「利用病人的恐慌、脆弱,賺這種沒有良心的錢,必有後報!


二、理性慈善,有效利他主義做標準?

過去得到15min講過兩次利他主義,分別是第一篇介紹較多的《三十歲跟別人幹,四十歲為自己幹,五十歲要給別人幹,未來就是滿滿的利他大平台!》,和另一篇用比較另類角度去說的「利他主義者擁有更多性資源?」。前面那邊補充的資料主要是在說“有效利他主義”,也就是跟今天的主題是一樣的。

今天就再補充一下有效利他主義有個重要的精神:所有生命的價值都是一樣的,不分國家、性別和物種。以及有效利他主義,提出一個計算方法,一個人健康地生活 36 年半就算一命。所以有效利他主義就用這兩個觀點來評估,當你付出行動的方式有很多種時,各種方案的成本和能救的單位(命)是多少,而選擇CP值最高的那個方案。

比方說一樣是透過世界展望會捐款,我們可以選擇國內的營養午餐 $1,000,或者是去幫助落後國家的學童認養 $1,000,一樣是捐出 $1,000 可是把這筆錢給落後國家的學童,卻可以增加更多「命」的單位。我必須承認這很難跨出去,以我現在的做法有兩筆,分別是「兒保-兒童守護天使」和「助學行動」,但是沒記錯的話都是國內的,當我可以開始固定支應第三筆時,我一定會設定到國外去。

借今天這篇文章的機會,也分享一篇台灣社群推行有效利他主義文章給大家《台灣的動機已經足夠,我們需要的是實踐!─有效利他 黃資雅》,台灣有效利他主義(Effective Altruism)社群負責人是黃資雅( Alicia Huang):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學士,SOAS 倫敦大學全球化與發展碩士。從小常想,「要如何活出自己?什麼是有意義的人生?」,2015 年參與有效利他主義的會議,驚覺這社群,以理性與實證,比自己更竭力地追尋回答自己人生最重大的問題。在牛津大學裡的有效利他主義組織實習後,回來台北開始舉辦隔週一次的活動,以有效利他主義的框架來引領不同議題的討論,將這個思想與與實踐引入中文界生根發展,盼能為與自己一同在意「有效利他」的人,帶來指引,成就更多美善。

希望今天的音頻和資料,能讓更多人知道和了解有效利他主義的精神,更希望能有越來越多人可以加入這個社群。


三、灰犀牛,關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今天的四條管理心法都很實用,讓小惡魔來好好萃取精華給大家吸收,有興趣可以把完整的音頻再仔細聽過三次。

<第一條管理心法、要注意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在它演變成危機之前做好準備>

在公司這種問題歷歷在目,很多部門的決策和專案的工作都有這樣的問題,明知道訂定一個可行的方案才有意義,很多主管偏偏就是要把難度設定得很高,讓團隊完全沒任何人敢真正負責地承諾;明知道每次設定的時程都在跳票,可是卻很愛逼迫團隊畫押一個不可能的日期,而且對同一件任務屢屢延期卻仍故技重施,如果這樣是在對團隊進行高壓成長訓練,經過數年都沒長進怎麼還不覺醒?

目標達成就是組織運作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一開始就能以開放的方式討論,並慎重評估資源訂定合理的計畫,就不會拖延到只能不斷施壓並且製造團隊緊張氣氛的窘境,我覺得再學會下一個管理心法,就能讓團隊運作更有效率。

<第二條管理心法、做不同版本的 KPI,也就是關鍵績效指標>

瓜子二手車的創始人楊浩湧說,他們公司每年都會做三個版本的 KPI:夢想版是挑戰的目標,會特別高;中間版是如果團隊沒有重大的失誤就可以完成的;給投資人看那版目標是最低的,可以更好地維護和投資人的關係,因為這樣看來每年的 KPI 目標都能完成。

自己可以轉換一下上面的案例,如果你是中間主管,你可以給團隊告知一個夢想版,並且提供完成的獎勵承諾;再跟團隊取得達成一致同意的標準版;但是對上面第一次回報時使用最低版,並盡可能以標準版為底線守住這個目標。個人對主管承諾目標也可以比照辦理,但重要的關鍵是你心中一定要朝著自己的夢想版去努力,這樣才會有超額的表現,因為只完成標準版就不可能奢望能有突出的待遇。

<第三條管理心法、讓員工在工作場所擺一點自己的東西>

這是營造歸屬感CP值最高的方法,而且不能用默許,一定要真實鼓勵。所謂鼓勵不是發個信給大家說可以這麼做,而是有真實的行動來反饋給員工。走低調風的話就假裝不經意地公開稱讚,走高調的話就頒發個創意獎、溫馨獎、愛地球獎...等,讓員工很自然地感覺道你很喜歡他們把公司的空間當家來佈置。

<第四條管理心法、設定標準給予獎勵>

這心法大家都清楚,只是很多時候都做得不好,不外乎是公平、公正和頻率的問題。我喜歡簡單易懂的方法,出現的時機要恰當,而且能在年度績效考核以外設立新增的項目。比方說,在專案中安排固定比例的預算作為臨時激勵獎金,當專案發生重大任務或延遲風險時,拿出一筆獎金設定簡單清楚的規則,例如系統兩週後如期上線即可獲得兩萬元團隊獎金(以專案團隊約五人的專案舉例);比方說奧客給了一個非常不合理的要求而且必須達成時,為了讓團隊士氣振作,這時候也可以動用臨時激勵獎金,這是我的真實經驗,供各位參考。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

主管的工作不是嚇唬部屬,而是提供幫助真正解決問題!

主管的工作不是嚇唬部屬,而是提供幫助真正解決問題!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自下而上,為什麼要解雇管理者?
二、溫和派領導,商業大佬經驗精選?
三、社區化組織,顧客就是你的員工?


@吃乾貨Review@
你要成為可以凝聚向心力產生戰力的主管,還是讓人在背後貼上紙老虎標籤,不願給你個稱呼的某個人?嚇唬只能帶來顫力不是戰力,僅存顫力的團隊空氣中沒有溫度,完全違背人類幸福的定義,這樣建構團隊的主管,你到底期待的結果是什麼?我猜,你只是想讓人家知道你有個名字叫做“主管”。


一、自下而上,為什麼要解雇管理者?

對於「帝國式管理」模式的毛病,咱們深受其害罄竹難書,但是對於晨星公司(Morning Star)創辦人克利斯.魯佛(Chris Rufer)的倒金字塔組織架構又難以想像如何成型,如果撇除郭台銘風格問題的話,鴻海帝國這種規模的集團也有可能執行嗎?

嚴格來說晨星公司(Morning Star)也不過只有三百名員工,所謂的數千名員工是在番茄盛產時的兼職人員,假設先不考慮台灣勞動法是否會扯後腿,我倒是覺得可以想像如何運行這樣的模式。網路上我找到一篇【對話力社群】- 朝邦文教基金會的文章《為什麼自我管理將很快取代傳統管理》,裡面提到三個理由說明為什麼「自我管理」的原則,至今仍未成為組織結構中的一環,還有為什麼以後一定會,而且很快就會發生。

雖然我過去和現在沒機會執行這樣的理念,不過對於晨星公司(Morning Star)所建立的三個原則覺得很不錯,可以應用到一般的管理原則上。

第一個原則、人在能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活時最幸福;

第二個原則、人能「思考、充滿活力、發揮創意、表達關懷」;

第三個原則、最好的人類組織應該像志願團體,沒有外人管理,而是由參與者相互協調管理。


二、溫和派領導,商業大佬經驗精選?

領導者的工作不是嚇唬人,而是提供團隊幫助,真正解決問題。如果團隊成員做事情是出於害怕,那就很難或者不可能真正推動創新。
圖片來源:Estudio Guardabosques

以軟體開發團隊來說,領導的職責就是確保團隊可以專注於開發,為他們創造最好的研發環境、不要阻擋他們的創意、讓他們自由創造就好。領導的決定越少,開發人員就有越多的創意自由,他們做的決定越多,開發的速度就會越快。

在我的經驗裡,大多數的結果是開發人員他們的決策往往會更好!如同之前在「目標管理哪一種方法是對的?」裡提到的,和團隊訂定設計的討論,我會很擔心自己去壓抑了團隊的設計創意,所以通常不會在第一時間提出我的想法,盡可能保留彈性給團隊去發揮,除非萬不得以我才會下導引意見,但就怕講太明變成指導棋,反而失去一次迸發創意的機會囉。

再來整理一下 Facebook 副總裁 Julie Zhou 管理團隊的四個經驗:

第一個經驗、多元人才:吸納不同領域的人才,打造多元團隊,從每個員工身上學習自己不足的知識。

第二個經驗、激發動力:告訴員工「為何做」比「如何做」重要。這段得到提到的提升網站加載速度,Julie 跟團隊溝通所切入的角度真的太妙了,如果我是她的工程師,肯定會因為聽到這個目標而廢寢忘食地完成它!

第三個經驗、捨得分手:發現了不適合的員工,請他離開才是最好的辦法,管理者應該花更多時間在對公司有貢獻的人身上。

第四個經驗、勇敢決策:別害怕決策沒辦法讓所有人滿意,太多的顧慮只會拖延進度,甚至被貼上爛好人的標籤。


三、社區化組織,顧客就是你的員工?

用戶導向的觀念相信很多人都聽多了,不過今天的得到讓我們再清楚了解到裡面的一些魔鬼細節。

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觀點轉換是:過去我們說要站在顧客的立場上想問題,現在的做法是要站在客戶的“生活方式”上思考問題。

營銷模式的演進:從過去的“大量生產”到“大量銷售”,到後來的“深度分銷”,再到現在的“社區營銷”。我加碼補充這個模式還要連結回到設計和生產,這才符合這段的主題“顧客就是你的員工”,所有的客戶可能會是你研發鍊之一,也可能是行銷鍊之一。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3月22日 星期三

公平是不存在的,差別待遇才是現實!

公平是不存在的,差別待遇才是現實!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平均主義的邏輯應該終結?
二、大佬們的商業心法精選?
三、企業轉型戰略可選的六個方向?


@吃乾貨Review@
不知道成年後還有多少人相信公平,不過重點是,當你知道不公平才是現實後,你做了什麼改變?我決定以正當的方式盡全力去爭取差別待遇中較好的那部分,並不斷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可以為他人創造價值的人!


一、平均主義的邏輯應該終結?

平均的終結》在繁體中文版的書名是《終結平庸:哈佛最具衝擊性的潛能開發課,創造不被平均值綁架的人生

從博客來的網站看了一下,我喜歡推薦序 蘇文鈺 的「奇點」說:奇點通常不是麻煩製造者,就是黑馬!我們往往忽略了隨意濫用「平均值」是一件可怕的事,同時忘記該努力去找出「奇點」,以致社會的進步也大幅延滯了。找出這些看似來惹麻煩的奇點,幫助這些奇點,讓他們可以對社會產生巨大的貢獻,將是台灣往上提升很重要的一件事。

當我還在靠行吃飯的時候,我深信沒有一個人是不能用的,問題是在組織是否有把人放在對的位置,以及他的主管是否具備引導團隊發揮潛力的技能,而不是只會發號施令耀武揚威!今天剛好也被前同事稱讚:他相信對我來說沒有不能用的下屬。"下屬"是前同事的原話,我不喜歡用"下屬"或"部屬",最討厭用的就是"底下的人",對我而言,用到後面這個詞已經不是階級的感覺問題,而是徹底的不尊重。

另外,我想說,既然要打破「平均值」的迷思,那同時也要開始接受沒有公平的這檔事。既然要說不能用標準值來衡量每個人,所以也要能接受差別待遇,並且理解這個差別待遇不是高低之分,而是具備某種條件的相對回饋。比方說當你的表現“被知道”了,就會有相對回饋,反之“不被知道”當然就不能怪別人為什麼沒發現;又比方說你“有拍馬屁”了,那就會有比較好的待遇,可是“不拍馬屁”那就別抱怨別人為什麼偏心。

說到這小惡魔有感而發想再說一件事情,與其整天跟人計較為什麼他有我沒有,不如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可以為他人創造價值的人,把自己從“”提升到可以“不求回饋地一直給”的境界,這樣就一定可以一直過得很快樂。


二、大佬們的商業心法精選?

第一個心法金句、年輕女性是流行文化的風向標:我真的認同得不能再多了,看到 Hello Kitty 瘋成那樣,有時候我也受到連帶影響“被搞瘋”。所以只要能創造出少女心的IP,一定會有無限潛力的!

第二個心法金句、客戶更喜歡混合定價、混合品牌:我覺得這個混是不能亂混的,一定要混出一個邏輯一個套路,比方說去逛 Ikea 莫名其妙買了一堆小蠟燭和毛絮黏把;或者想去買小蠟燭結果回家後,買了一大堆其他的東西,卻忘了拿小蠟燭,這才是混得好!

第三個心法金句、創造者時間表和管理者時間表:我的方法是按天來區分,週一、二、五我會做管理的事情,而週三、四我會做自己職務上的瑣事,把這兩天放給團隊成員專心做事,因為這兩天是一般人上班效率最高的日子。

第四個心法金句、投資邏輯要和內容邏輯相分開可能是小惡魔的道行太淺,所以覺得這句心法不夠通用,無法領會,如果有人悟出道理,敬請不吝指點迷津。

第五個心法金句、為消費者提供簡單的選擇而不是最完美的選擇:記住底下累積優勢的原則心法。

<累積優勢的四個原則>

1. 出名要趁早:有時候產品設計執著於完美,反而錯失市場的卡位戰;

2. 為用戶的習慣而設計:有時候忽視了使用者的惰性,反而把功能設計得太複雜;

3. 「改進」要比「全新」更舒服:有時候忘了累積迭代的優勢,反而誤以為打掉重做可以獲得青睞;

4. 保持簡單傳播:產品設計要能簡單描述,才能讓營銷鍊簡單傳播。


三、企業轉型戰略可選的六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追求價值目標,實現產品、客戶雙升級:規模目標已經是過去式了,現在巨獸企業沒什麼吞不下去的,想在巨獸生態裡求生存,一定轉向附加價值目標。

第二個方向、佔據產業鏈的有利位置:我的老天鵝啊~這段得到提到施振榮的「微笑曲線」理論(wiki),這是小時候教科書的內容啊,要不是你說了我都忘了XD
Rico Shen向量圖形使用Inkscape創作。 - Rico ShenGFDL連結

第三個方向、升級競爭優勢:作者施煒把企業的競爭優勢分成了初、中、高三級。

1. 初級競爭優勢:營銷策略和低成本;

2. 中級競爭優勢:體系性優勢。企業要有專業職能和管理體系的支撐,依靠營銷和技術雙驅動來實現增長;

3. 高級競爭優勢:結構性優勢。企業要在產業鏈結構上有優勢,也要在產品和服務的商業模式建立優勢。

第四個方向、成為適應型企業:這段得到用鬣狗和花豹做例子,而過去得到15min也提過「跟免疫系統學做企業!」,回頭再複習一下。

第五個方向、從「山寨」走向自主創新:中國人又在替自己的抄襲找藉口了,這時候要很藝術地引用藝術大師畢卡索的名言來回答:「好的藝術家抄襲,偉大的藝術家偷竊。(Good artistscopy, great artists steal.)」,不過,畢卡索是不是真的說過這句話已經不可考了,倒是賈伯斯也引用過這段話,並且還說了:我們從來不覺得偷別人的點子有什麼好可恥的。所以,這就是小米偷得很大方的原因?

最後一個方向、打造三重共同體:這三重分別是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使命共同體。而且還要找三蟲來認證...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1月20日 星期五

小孩才是全體人類幸福的來源!

小孩才是全體人類幸福的來源!


@吃乾貨Review@
新生是喜悅的毫無疑問,有些傷痛可以通過新生漸漸消去,也很解憂。有時候累了,搓搓小豆豆的頭,跟玩舒壓小物的效果是一樣的,13歲以前開放試用喔~~


一、當你老了,婚姻能讓你更幸福嗎?

雖然研究的最後不能給予結婚和幸福與否給出一個結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同居的男性是幸福指數最高的,而單身的男性卻是最不幸福的。而在台灣普遍的觀念中,六成的民眾認為婚姻使人圓滿,其中男性有七成五的比例比女性更想結婚,而女性卻不到一半想結婚,只有四成五,難怪最近求婚的技術越來越高明,因為男性交到的女朋友兩個有一個是不想結婚的。

下圖就更有趣了,如果結了婚卻沒生小孩,圓滿的感覺不但比上表男女的平均值低,而且還比還沒結婚的人低。可是如果有了小孩後就能超越男女平均值,所以小孩才是全體人類幸福的來源!

圖表引用自:遠見《幸福感調查──結婚,人生才美滿?男性比女性更想婚


二、誰去心理諮詢?諮詢什麼?

報告指出,從受到心理困擾的水平上來看,超過 98% 的受訪者都面臨心理困擾,超過 88% 的人有 2 個以上心理困擾,還有將近 15% 的人面臨 4 個以上的心理困擾。

小惡魔聽完的感想就是,太專業了...反正人就是感情複雜的生物,總是存在要面對困難和挑戰,就算是米蟲每天也都受到要不要起床,和要不要睡覺的抉擇困擾,所以沒有心理困擾的人還有 2%?我好奇的是這 2% 是什麼樣的人。

所以我覺得困擾和心理問題是要分開來看的,當有困擾不能解決時,就要找人幫忙看看,不要把困擾擠壓成問題,當產生問題後如果找尋身邊的人不能解決,那就要找專業的來處理。總之,心理諮詢就當作去找人聊天或聽你說說話,只是剛好那個人在傾聽這方面是專家,這位專家幫你解除困擾的機會比一般人大很多,就是這樣!


三、轉型互聯網:老闆自己轉轉不動?

服務增值就是你用一百塊的成本做出來的產品,客戶願意用兩百塊來買,並且他覺得有三百塊的價值!能做到這樣物超所值,就是互聯網時代有些產品賣得讓你莫名其妙的地方,因為你不是鐵粉,你不懂。

這段得到想說的是,傳統產業的老闆想轉型互聯網公司,靠自己的觀念轉變是不容易讓整個公司轉型成功的,所以本質就是互聯網的公司踏入傳統產業成功率會比較高。那傳統產業的老闆怎麼辦呢?從昨天的得到不是科技公司?那就等死...小惡魔的心得是一是趕緊找個互聯網公司成為合夥人,二是給予一半願意自我學習成長(不是公司逼他去培訓)的人更高的資源,另一半就忍痛換血吧...相反的如果你是傳統產業的員工,昨天整篇得到寧願一年換365個工作,也不讓工作消磨志氣365天!》文章內容要看仔細,好好思考自己的下一步是哪一半的人,還是自己出來另外殺出一條血路呢?


四、吳佩孚是被日本牙醫謀殺的嗎?

被找來的倒霉日本牙醫嗎?小惡魔找一篇網路文章說是吳佩孚孫子吳運乾寫的《先祖父吳佩孚的生前身後事》(小惡魔無法確認真偽),還有一篇支持這段得到說的死因更詳細說明的文章《吳佩孚死因的另外一種說法:因術後發生感染病故》,下面擷取被日本牙醫害死的片段文章,至於支持無辜牙醫的說法比較常,有興趣的人再點開網頁去看。

日寇意識到敦促先祖父充當傀儡的計劃已告失敗,於是密謀殺害先祖父,以絕後患。當時,先祖父患牙疾,延請德國醫生到家中診看,診斷需住院拔牙。因系「德國醫院」,被畢生不入租界的先祖父拒絕。日本當局得知後,強行指派日醫到家中拔牙,結果導致嚴重感染,腮部腫脹,繼而高燒昏迷。試想,德國醫生認為家中不具備拔牙的衛生條件,才要求住院手術,這點難道日醫不懂嗎?可見這是謀殺計劃的一部分。

1939年12月4日,北平大雪。日特頭子川本會同大漢奸齊燮元攜日本軍醫前來強行「治療」。家屬欲阻攔而不得,齊燮元說:「大帥是國家的人,一切由國家主持安排,家屬無權過問。」我們後來得知,當時是由我父親扶護頭部,母親也在側,川本、齊燮元現場監督。日醫用手術刀在浮腫的右腮下氣管與靜脈的部位一刀割下,血流如注,先祖父頓時氣絕。當時有人喊了一聲:快打強心針!日醫在醫藥包里尋找一番,表示沒帶強心針,旋即跳到床上「搶救」,進行「人工呼吸」,強壓胸腔及心臟。事後想來,這番「搶救」動作,無非是再施手腳,加速死亡。母親從屋中出來時,痛哭失聲,告訴我們:「天塌了!」

反正這位第一位登上時代雜誌(TIME)封面的華人:吳佩孚死因現在是羅生門了,除非是日本牙醫出來誠實說一遍,不過日本人對歷史的認知總是跟世界不同,比方說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 APA 飯店 CEO 拒撤「否認南京大屠殺」書籍《真正的日本歷史 理論近現代史學》APA 飯店 CEO 元谷外志雄還出面回應:「我相信我寫的東西是事實。」並強調不考慮將相關書籍撤除。反正技術上那是你的言論自由,而且在日本網路上的資訊也不少這類言論,那就看看中國人怎麼玩下去,到最後會是怎樣發展呢?比方說“很低調地”把書下架...還是以後讓不在意這件事情的人,在日本旅遊的時候,多了一家絕對不會有中國旅客入住的飯店可以選擇呢?

日本APA连锁酒店全面否认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



五、沈南鵬:紅衫做對了什麼?

這個描述投資人和創始人關係的例子很棒:當投資人跟公司創始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觀點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都要尊重創業者的選擇。創始人永遠是駕駛員,而投資人應該做司機旁邊幫他看地圖的人。如果駕駛員不願意繼續開了,或者是開錯路了,投資人恐怕沒有辦法代替他,所以,投資人需要的是一個好司機,同時要幫這個司機看好路。

我覺得合夥投資不能有出錢是老大的心態,技術才是核心,投資人要具備的價值就是適當地提供協助和資源,投資人的能力就是要讓創始人可以信任你,特別是在創始人自己並不知道已經需要投資人協助的時候。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反互聯網?已經上網路,為什麼還要回馬路?

反互聯網?已經上網路,為什麼還要回馬路?


一、神州優車:反互聯網生存法則?

我覺得反互聯網是個假議題,已經上網路,為什麼還要回馬路?未來銷售試試只在馬路上發傳單看看,餓不死你也長不大!

完整看完訪談紀錄《“反互联网”大亨陆正耀》,陆正耀的意思如同標題說的“出行和汽車領域並不是一個純互聯網的生意”,陆正耀的意思說的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要扎實才是關鍵,並不是不要互聯網。看看下圖是神州優車在“網路”上的網站告訴大家他們是中國最大的 B2C 共享出行平台,哪裡在反互聯網?


我覺得這如同馬雲說的是”電子商務這個詞將會被淘汰“,而標題殺手就喊出馬雲說:電子商務將被淘汰!

懂馬雲在說什麼嗎?對阿里巴巴來說電子商務已經做完了,他們必須向新的方向前進,因此大方地告訴大家“五新”的概念,而電子商務在未來是一切的基礎,不必再掛在嘴上談。

就像是當年大家都喊著要“Web化”、“資訊化”,如果當時有人跳出來“網頁”、“IT”將被淘汰,你信嗎?

也就是說,現在放眼望過去,一個有規模有競爭力的企業,誰沒有 IT 基礎?誰沒有公司網頁?

所以說:已經上網路,為什麼還要回馬路?


二、團隊管理:這五個辦法是錯的!

這段得到提到的五個錯誤,和分別給的建議如下:

1. 團隊規模過大和同質化嚴重:組建團隊的時候,不要什麼人都請進來。在需要某些專業知識或者技術的時候,聘請相關的專業人才當顧問。當發現團隊裡都是同一類人時,就用一個新人替換掉團隊裡的一個人;

團隊規模和組成成分,需要不同人才互補這應該是普遍知識,不過規模的部分不是簡單說個大小就能當解答,還是要視狀況而定,這段的重點在不必把需要的人才都找齊到團隊內,某些專業技術可以用聘僱顧問的方式進行。

2. 不設規則:在前提不影響團隊創造力的同時,可以設定一些基本的規則;

就是基本的規則而已,比方說開會不遲到,準時就是遲到。

3. 公開獎勵:在理性的狀況下,讓團隊成員可以互相把自己最糟糕的事情說出來彼此互相吐槽;

先建立團隊彼此的信任度,別一開始就搞互相吐槽,沒有信任的基礎情感,吐完之後就跳槽了。

4. 開會:開會時間以一小時為限;

如同團隊的閃電風暴,我的方式是把議題切開,每個議題找關鍵人員安排 0.5-1.5hr 的會議。聚集在一天內完成,一來讓團隊習慣那天就是動腦和動嘴的日子;二來避免有每天都在開會,沒時間動手做事的問題。這一天要特別選在週五或週一,這兩天各有好壞,視團隊狀況選擇適合。

5. 團隊太講禮貌:為避免對人不對事,可以讓團隊成員把意見用寫的方式提供出來。

讓團隊成員把意見用寫的方式提供出來這很有意思,可以系統化來做,可以讓匿名的效果更實在。


三、我們如何才願意犧牲當下?

這段得到應該是《再搞一次英國避孕藥事件可以拯救台灣生育率嗎?》的「二、三個小技巧幫你說服別人!」中“第二招、觸動人們對未來的責任感”展開後的知識。

結論就是越能關注未來的人,並且還能把未來的世界和未來的自己連結在一起的話,將會更願意犧牲當下替未來做準備,而且也比較重視道德;反之就是及時行樂主義的人吧。

小惡魔認為規劃未來和及時行樂要一前一後執行,先建立好自己規劃未來的健全觀念,當準備有成果時,別忘了給現在的自己獎勵,別對自己太苛刻;激勵過後繼續準備,週而復始找到人生天秤的最高點「平衡點」,並規劃一個值得擁有的人生


四、分裂推動歐洲崛起?

反過來看當時中國已經是一個大國,反而在安逸中不知道國際局勢的變化和進步的程度,仍自以為“天下”是皇上一個人獨有的,所以在歐洲崛起的過程和崛起後,中國保持在被掠奪的一方好一段歷史。

地球的界線已經被劃分得差不多了,即使還有些爭議存在,不過那些也不能幫助一個國家增加多大的開發資源,下一步要能成為未來的大國,太空競爭是個議題。不過太空競爭是大人們玩的遊戲,小國只能在旁邊看著,並選對邊當啦啦隊。而那些還只懂得跟地面上的國家彼此搶奪資源的組織,頂多就是滿足部分人群的私利而已。

祈禱未來太空競爭是在一個和平而開放的過程中進行,放眼從宇宙的角度來看,全地球人都是在一艘地球太空船上。如同一群人在一座孤島上時,互相殘殺和互相合作,怎樣才能永續生存,即使不聰明,看歷史也懂吧?看不懂歷史,那也看過電影...


五、吃貨的本質讓我們看到彩色世界?

絕大多數哺乳動物都是色盲,主要是因為在夜裡的活動時間太長了。原來,哺乳動物剛進化出來的時候,曾經和恐龍等大型爬行動物一起生活。那時候哺乳動物很弱小,白天出來容易遇到恐龍,只好在晚上活動。那恐龍為什麼晚上不出來呢?因為恐龍像其它爬行動物一樣,是冷血動物,體溫隨著環境溫度變化。晚上溫度下降,出來對它們沒好處。結果,由於長期在晚上活動,彩色視覺完全派不上用場,哺乳動物就在進化的過程中變成色盲了。

那人類也是哺乳動物,為什麼不是色盲呢?因為在進化的過程中,靈長類動物開始吃更好吃、富含能量更多的植物果實。我們知道,成熟的果實色彩更鮮艷。所以為了吃到這些果子,靈長類動物又重新進化出了彩色的視覺。分子生物學已經證實了這一點,科學家發現,人類感知綠色和紅色的基因是挨在一起的,而且感知紅色的基因是由感知綠色的基因突變的。但這兩個緊挨著的基因很容易出問題,會導致其中一個基因失效,這也是人類紅綠色盲症發病率高的原因。

這段得到本身就是塊乾貨,不必多說,聽完看完直接學起來就行了。

另外,順便說一個如何分辨水裡面的動物,是魚類還是哺乳類的方法:用尾巴。尾巴左右擺的是魚類;尾巴上下擺的是哺乳類。


紅綠色盲人口占全球男性人口約 8%,女性人口約 0.5%,全球約 6% 人口為三色視覺(色弱),約 2% 人口為二色視覺(色盲),極少數為單色視覺(全色盲)。(數據來自 wiki)


小惡魔能解釋為什麼女性色盲比例大幅低於男性,是因為進化過程中男女分工的差異造成。在演化過程中,女性主要是進行漿果的採集工作,男性是打獵。如果再結合這次得到說的知識,靈長類動物是為了分辨出更好吃的植物果實,才又把彩色基因訓練出來,那為什麼女性色盲率偏低,而男性偏高,這都是生存競爭保存優勢的結果。這段是小惡魔自己融會貫通後的推論,不是生物專家的資料,所以僅供參考^^

想體驗色盲的感覺嗎?《噢,原來色盲眼中的世界是這樣的!只有最後一張,所有人都一樣了,但是好無奈》這篇文章提供了很多處理過的照片,看一看就知道上述各種色盲的感覺了,特別是最後一張,看完後你覺得自己在這個環境也沒比色盲好太多...


@吃乾貨Review@
反互聯網?經常很欽佩標題殺手的邪惡創意!進步和進化就是生物不斷發生的事情,所有的現在都是以過去為基底去創造未來。在網路閒晃別被標題嚇到,看完內容再決定是否同意標題。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