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豐富的海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豐富的海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8月1日 星期二

轉換緊張的妙方,告訴自己我很興奮!

轉換緊張的妙方,告訴自己我很興奮!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如何克服重大活動前的緊張?
二、放膽嘗試,做好小事!
三、為什麼現在重要的非虛構很少?


@吃乾貨Review@
不管多老練,人生難免會遇到好幾次緊張的場合,告訴自己不緊張反而會更緊張。我覺得今天教的四個方法之一的將自己轉為興奮是個有意思的概念,值得一試!


一、如何克服重大活動前的緊張?

第一個方法我覺得對消除緊張的幫助不大,第二個方法和第四個方法可以合併成一個來看,也是過去比較常聽說的方法,就是一個你要去做重大事情前的“儀式”,一個可以增加你信心和決心的儀式可以是隨身帶著一個對你別具意義的東西,比方說一張照片或一件紀念品;也可以是一個手勢或動作,比方說對天空比個手勢、拍一下手或用力打自己臉頰...等。前提是這些東西或動作對你有很深的意義,而不是隨便模仿或挑一個來做,例如想致敬一位你最敬重的對象、或想跟遠方的親友傳達你準備好了請為我加油的訊息、或者只是告訴自己心靈深處的潛意識別怕!

而今天這段得到讓我學到另一個更實用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興奮!

原因也很有道理,要把一個狀態轉到另一個完全相反的狀態,難度是很高的;可是如果只是引導到一個相似卻不同的狀態,則簡單多了。「興奮」就是一個有幫助且又相似的感覺,這是告訴自己期待很久恨不得馬上大展身手的狀態。雖然是今天才學到的知識,但我覺得應該會很有用,未來有機會我一定要試試看,在儀式之外再加上這個方法,讓自己在場上能表現得更好!


二、放膽嘗試,做好小事!

<年輕人試錯成本低:指的只是時間成本>

什麼是年輕人,我認為八十歲以前都是年輕人,你都有本錢放手去試膽,別用年齡把自己設限住。看看商場上那些還具有很大影響力的人物,他們都是年紀一大把了!所以八十歲以前都不是人類的極限,我相信任何人有心都能闖出一片天!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很多人的人生卡關的不是不能做什麼,而是不知道想做什麼!大部分的人都因為只把大事認為是值得做的事情,於是給了自己很多無謂的藉口不開始做點什麼。其實,一點小事每天每天的累積,終有一天就會是個大成就,做好一件小事不難,難的是不能持之以恆地把這件小事做下去!

分享給大家這支影片,持之以恆地做小事並不是要獲得什麼大回報,就是拉近一份感情就夠了!

泰國廣告:無私付出!



三、為什麼現在重要的非虛構很少?

現在的人太早接觸錄音技術了,從讀書開始到出社會開會,都幻想著反正錄音下來我就可以重複複習好幾次,不怕漏掉重點!?

不過,卻是因為依靠錄音反而都沒記住重點,因為有在錄音所以不會專心聽,也因此無法訓練自己除了聽以外,還要透過觀察抓到對方講話的重點。並且最慘的是回去根本沒時間重複聽,即使打開錄音後也因為沒耐心花時間逐一聽過去,因而不會再整理出重點。

所以,初學紀錄的人我可以允許他剛開始用錄音,但是一陣子後我會強迫他不准錄音,這樣才會用心抓到重點,也才能學會怎樣抓到對方講話的重點。最後一個階段是要訓練現場有放錄音,但是仍然可以視若無睹地筆記重點,錄音只是輔助會後整理記錄時確認重點時使用,也就是你能很快轉到“知道”的重點時間點去聽,而不是需要從頭到尾聽一遍找回憶。

簡單說,還是要能把科技當成補救意外的輔助工具,而不是唯一依靠的維生工具。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避免被榨乾,有效利他才能綠水長流~

避免被榨乾,有效利他才能綠水長流~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三個方法打造知識體系
二、給予者怎樣避免耗盡自身?
三、企業內部競聘是好制度嗎?


@吃乾貨Review@
組織裡的「給予者」往往是最後的“人生贏家”,還會有很好的升遷機會。不過「無私型給予者」總是筋疲力竭,反而成為專案的瓶頸,造成整個團隊無法有效率地運作;只有學會成為「自我保護型給予者」,才能對組織產生最大貢獻,並且可以持續「給予者」的作為。


一、三個方法打造知識體系

方法一、建立聯繫: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繫,看到一個有用的知識,就去找到五個案例來解釋這個理論,這種深入思考的方法對於知識學習很有幫助。

方法二、構思用法:構思知識的多種用法,在學習新知識時,先想一下這個知識將來會怎麼用它?或者能幫我改進哪些行為?這樣在遇到問題時就能「自動觸發」關聯的知識。如果還是擔心重要的知識會忘記,那就看看這篇《學過的東西很快就忘了怎麼辦?》,了解什麼是「學習金字塔」。。

方法三、探索原因:嘗試去探索事物背後的原因,即使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後有可能代表著深層的意義,訓練自己隨時能夠跳開框架,去探索背後的原因。

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知識達人,那就看看這篇《五招教你成為經濟學知識達人!》,來學會這五招:六經注我、慢讀經典、順藤摸瓜、自建體系、寫作。


二、給予者怎樣避免耗盡自身?

以 Take 和 Give 來看,組織裡的成員可以分為三類:自私的「索取者講求付出對等的「資源匹配者、還有給予者;而「給予者」又可以分為「無私型給予」和「自我保護型給予」。對於組織貢獻最大的是「自我保護型給予者」,因為他們的給予行為效果顯著而且可以持續。

這裡順便推薦大家看一下《愛與支持別人;也讓別人愛與支持自己!》這篇文章提到的 Be A Giver 社會運動。

成為一個高效的給予者需要考慮底下這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幫忙應該怎麼幫?>

善用自己的長處,並且化被動為主動。依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主動幫助適合自己強項的事情,既可以激發自己的能力和樹立個人品牌,又可以避開幫到自己不擅長的事情。

<第二個問題、應該什麼時候幫忙?>

集中式時間管理,訂定一大塊可以協助他人工作的時間,比方說一週中的某一天。這樣可以兼顧自己的工作,也可以讓別人清楚你的資源分配,避免到最後兩頭空。

<第三個問題、到底應該幫誰?>

時間和資源有限,必須訓練自己避開自私且得寸進尺的人,適時停損並且慎重評估下次幫忙的方法,如果過程中對方不能設身處地為你著想,這些人下次也盡可能不再提供協助,讓自己的資源幫助更值得幫忙的對象。

以上這些自我保護是為了讓自己避免身疲力盡,使自己幫助別人的能力與熱忱可以永久持續。悲劇英雄都會早夭,這個社會需要更多願意助人的天使,天長地久比曾經擁有更為重要。


三、企業內部競聘是好制度嗎?

如果已經有理想人選了,就不要再做「內部競聘」的事,以避免「肯定一小片,打擊一大片」的後果發生。如果確定要使用「內部競聘」的話底下有三條建議。

第一條建議、定好遊戲規則:詳定競聘的資格和條件,了解競聘候選人才的職涯發展目標,並且做好人才離職準備和接任計劃。

第二條建議、做到心服口服:提高透明度和公平感,做到讓競聘者心服口服。如果可以的話適當安排讓第三方介入,避免出現營私舞弊的猜忌。

第三條建議、聚焦競聘目的:聚焦在競聘職務需求上的符合度,盡量避免在能力高低的比較上,計畫要安排到讓所有參與的競聘者都有收穫,讓他們感受到即使落選也能獲得成長。

我再提供一個多年前聽到的一個「內部競聘」模式,這是關於軟體開發的任務。比方說公司想研發一套產品,這時候找來多組競聘者或團隊參與,這個「內部競聘」的重點是在每個階段完成評比後,落選的那一方必須使用勝選的成果接下去開發,而階段勝選方有義務必須完全將研發細節交接給階段落選方,接著進行下一階段研發與評比,選出新的勝選代表。

這樣的好處可以促進團隊徹底的交流,最後也能迸發出很好的成果;缺點當然就是成本很高,而且曠日費時。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愛與支持別人;也讓別人愛與支持自己!

愛與支持別人;也讓別人愛與支持自己!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偉大發明之源是娛樂不是需求?
二、自居效應,克服冒充者綜合症?
三、如何避免“拉美化”陷阱?


@吃乾貨Review@
#BeAGiver:或許我們一直在你爭我奪的環境中求生存,因此不太敢相信真的有無私的 #Giver,而當自己必須當 #Taker 的時候又怕欠人一筆。讓我們提升自己成為一個 #Giver 參加一場以幫助為名的社會運動!今天文章結尾有加入一個四小時的演講影片「no fear 在人生轉彎處」,講者有 #呂秋遠 #吳寶春 #翟本喬 #常富寧 #葉丙成 #蘇文鈺,一定要看看!


一、偉大發明之源是娛樂不是需求?

過去得到15min也開過這樣的標題《享樂才是驅動人類跳躍式進步的根本動力》,我相信現在的人類社會大部分的進步,已經不再是為了和其他物種競爭,或者是攻略隔壁的村莊。底下我找出這段得到所指的原始影片(可啟用同步自動翻譯),透過寬廣的思維去追朔電腦的發明起源,而不是咱們教科書上說的戰爭目的,或者你是從《模仿遊戲》的電影得知的知識。另外找到一支 2010 年時也很有趣的影片,一樣是 Steven Johnson 來說一個我們非常普遍使用的設備的發明過程,我刻意不說出這個設備是啥,希望保留看影片過程中猜到的樂趣給大家。

The playful wonderland behind great inventions | Steven Johnson


偉大創新的誕生(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 | Steven Johnson)



二、自居效應,克服冒充者綜合症?

教育真的要拿捏得很精準,我們不能一昧地用相同的觀念教小孩,比如說希望給小孩鼓勵,於是要經常稱讚他拍拍手;可是有時候又擔心小孩因此太驕傲,我們必須潑潑冷水,有意貶損一下,但是貶損的經驗可能會對小孩種下爛草莓,造成他一輩子行為的陰影,讓小孩養成妄自菲薄的「冒充者綜合症」(wiki)。所以,教育真的要很精準,因為我們傳導的資訊,是會影響到這個小孩的一輩子!

我覺得這段得到所提到的著名心理學實驗很受用,用這個方式來養成「自居效應」非常的廉價,或許我們平常就應該積極收集很多跟小孩有關連的資訊,在機會來臨時用來鼓勵小孩你也可以成為這樣的偉人或名人。另外可以用表演話劇的方式,也比較容易讓人擺脫「冒充者綜合症」,難道這是 Jason 老師半即興表演的源由?(哈!瞎猜...)


三、如何避免“拉美化”陷阱?

私立學校是個自由競爭的市場,所以要能生存一定有他們獨特的競爭力,就算是很有能力招攬富N代來當學生,也是不可忽視的軟實力啊~會有這樣的見解是因為,我常聽到周邊的人想去私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想讓小孩攀上有錢或有權的朋友,會對他未來的人生有幫助;二是因為成績不好上不了好的公立學校,所以送到“好的”私立學校拼個機會看看。所以啊~到目前為止是不是比較不用擔心台灣的教育“拉美化”呢?呵呵...我對這方面研究不多,或許有專業的可以出來提供完整的資訊。

對這段得到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第二個關於教育評鑑標準的建議,真的是很有道理!我們不應該單拿教育的結果來做評鑑,因為這樣很容易作弊或形成永久的壁壘,好的教育評鑑應該從執行教育改變的力量來衡量,這段得到稱之為「增值性評價體系」,真的是一個很值得推廣的觀念,可惜的是大部分的官最喜歡的方式是“假借公正而不敢負責的便宜行事”規則,從我們的法規就能看到很多例子,這也是台灣民眾對公職司法完全沒有信任感的原因!

第三個建議「關注後 20% 學生」的想法也很值得去做,這個建議就不一定要用靠膚淺的政府來做,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方法去實踐這個理念,剛好 3/25 我就聽到一個名字不陌生的教授“蘇文鈺”的演講。蘇教授因為自己的一個人生體驗,從 30 分進步到 80 分的恩惠,我覺得蘇教授他深信複製相同的人生經驗到初新人生裡,可以為世界埋下偉大的種子!這不是蘇教授說的話,這是小惡魔對蘇教授做的公益活動的感想。在蘇教授的 TTT(Train the Trainers)計畫裡回答老師的問題,個人回去要做這個計畫的重點是什麼?兩件事:一是“老師自己要玩得開心喔!”;二是“讓孩子們吃飽了再回家!

推薦一下蘇教授的粉絲專頁: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 Program the World Association(用程式教育翻轉偏鄉孩童的世界)

不管今天你怎麼進到小惡魔的這篇文章,不管上面你看的心得如何,強烈建議你一定要撥出四個小時的時間,把下面這段 104 Be A Giver 的直撥影片看完,我保證你一定會收到一個屬於你自己的感動,甚至是一個最近困惑著你的答案。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7年2月3日 星期五

理智人:即使我覺得它是對的,我也能相信它是錯的!

理智人:即使我覺得它是對的,我也能相信它是錯的!


今天得到的主題有
一、領導力積累:不同階段該怎麼做?
二、利他主義者擁有更多性資源?
三、怎樣用更少成本賺更多錢?
四、什麼姿勢容易受到面試官青睞?
五、如何做一個理智人?
六、重視用戶體驗不等於遷就用戶?


@吃乾貨Review@
四十多年來,一直以為自己很有理智,今天只花了一分四十四秒後,我才發現是個屁!


一、領導力積累:不同階段該怎麼做?

公司在十人內時可以一對一管理;到了百人後要訂定少而精的規則管理;超過千人的話要用價值觀管理;最後一個階段是公司必須樹立社會責任的形象

因此,作者王剛投資觀念是,沒有項目不能投,只有人不能投。所以王剛自己就有幾個原則,虛偽的人不投、口若懸河沒有能力的不投、非常成功過的人不投、經驗很嫩的人則會選擇觀察。

從投資看創辦人的原則來看,這裡小惡魔順便分享合夥創業天規第三條《絕不合夥法則13條》(參考自比佛利莊園),也是一樣的概念:

1. 有詐騙經歷的人不能與其合夥;
2. 說話不靠譜的人不能與其合夥;
3. 對父母不孝的人不能與其合夥;
4. 言語之間眉飛色舞的人不能與其合夥;
5. 參與幫派勢力的人不與其合夥;
6. 太講哥們義氣的人不與其合夥;
7. 經常挑戰社會規則和公共道德的人不與其合夥;
8. 斤斤計較的人不能與其合夥;
9. 喜歡抱怨的人不能與其合夥;
10. 喜歡多嘴播弄是非的人不要與其合夥;
11. 善於發現問題但從不主動解決問題的人不要與其合夥;
12. 推諉、善辯、否認的人不要與其合夥;
13. 有嚴重的極端政治傾向的人,不要與其合夥。


二、利他主義者擁有更多性資源?

好的,簡單講增加吸引力的方法,說不定各位從國中讀書開始就在使用了,首先要樂於助人,然後再找幾個醜的人當朋友...後面這個方法對雙方來講都有種淡淡的悲哀感。

正經來說,利他主義小惡魔在這篇「助人為樂,為什麼會樂?」的主題內分享得很詳細,鼓勵大家再仔細看一次,並一起來努力成為豐富的海洋


三、怎樣用更少成本賺更多錢?

用最少得最多《趨勢紅利:傳統企業如何騎在新世界的背上》,品質是個趨勢,但是不是更少的成本賺更多,那就看怎麼操作和衡量了。操作得不好把品質至上無限上綱,把追求品質搞到變成追求幻想。要分清楚產品設計階段、生產階段和升級階段的品管方針,這樣企業才能在行動和品質的平衡上追求到最高點。

關於品質的故事,最近小惡魔聽最多次的就是海爾的砸冰箱事件,這邊把海爾砸冰箱事件的故事整理如下。

1985 年 4 月,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收到一封用戶的投訴信,投訴海爾冰箱的品質問題。於是,張瑞敏到工廠倉庫裡去,把 400 多臺冰箱,全部做過檢查之後,發現了 76 臺冰箱不合格。接著,張瑞敏找到檢查部來詢問:這批冰箱怎麼處理?

而檢查部的回答是:既然已經這樣,就便宜賣給員工,內部處理掉算了...

張瑞敏說:如果這樣的話,就是還允許以後再生產這樣的不合格冰箱。就這麼辦吧!你們檢查部門搞一個劣質產品展覽會。

於是,檢查部就搞了兩個大展室,在展室裡面擺放上那些劣質零件和劣質的 76 臺冰箱,通知全廠職工都來參觀。

員工們參觀完以後,張瑞敏把生產這些冰箱的責任者和中層領導叫出來,就問他們:你們看怎麼辦?

結果大多數人的意見還是比較一致,都是說降價賣掉處理算了。

但是,張瑞敏卻堅持說:這些冰箱必須就地銷毀!他順手拿起一把大錘,朝著一隻冰箱,咣咣就砸了下去!把這臺冰箱砸得稀吧爛!然後把大錘交給每一台冰箱的責任者,哪條生產線製造出來的冰箱,誰自己負責砸個稀巴爛!

轉眼之間,76 臺冰箱全部被銷毀瞭!

在這個事件之後,張瑞敏帶頭扣掉自己當月的工資,以做警戒。

這件海爾砸冰箱事件,之後為海爾創業史上塑造了重要的品質里程碑,也成為海爾發展史上的經典案例。


四、什麼姿勢容易受到面試官青睞?

也就是說這是個雙向作用,當體內什麼樣的激素高的話,就會自然擺出相對的姿勢;而故意做出某些姿勢,也會刺激體內產生相對的激素。所以,裝模作樣是很有用的方法,想變帥的話就要常常耍帥,是這個意思?只是這段得到沒有提到變帥的激素,請自行研究吧...XD


五、如何做一個理智人?

什麼是理智人?理智人就是能做到「即使我覺得它是對的,我也能相信它是錯的」。

這段得到真的是這樣說的,比方說你看到一個紅色的東西,但是所有證據都證明它其實是綠色的。作為理智人,你就要放棄自己的「眼見為實」,相信它就是綠色的。

我想,我一定不能成為一個理智人,如果真的發生上面的狀況,我肯定會成為一個失去理智的人...


六、重視用戶體驗不等於遷就用戶?

是的,用戶通常講的都是外星語,如果產品經理翻譯能力很差的話,就會做出一個外星怪物。產品經理把客戶的意見當令箭是很危險的事情,要懂得把客戶的聲音分析出來,不是把客戶描述的文字直接當成產品設計規格。如果不能理解客戶聲音和客戶意見的差別,那就還是離產品設計遠一點,以免搞砸了一個原本好好的產品。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你的老闆有出Y嗎?

你的老闆有出Y嗎?


一、為什麼你總當冤大頭?

說是冤大頭的非理性怪癖言重了,宜家效應和蛋糕配方都屬於體驗式產品設計,我覺得這買的是樂趣和成就感,雖然宜家總給人有不耐用的印象,但是還是很多人愛去買它的彈性和組裝的樂趣,我家大弟Kurtz小樽就是啦~~

厭惡損失就有趣了,同樣是得到的知識,在這篇每天得到15min該在 Facebook 還是 Google 上打廣告?》的「二、如何避免情緒的負面影響?」也有提到損失厭惡來提醒我們避免負面情緒影響判斷力,而今天這段得到便應用在消費心理上。

門票和黃牛票的例子這是很平常的交易經驗,就不多說了。倒是回頭想多談一下體驗設計的事,體驗設計不只是在硬的部分可以發揮,軟的活動也是一樣很有效果。現在坊間很多課程都會用體驗來做行銷,而這種體驗有的不只有給一兩個小時,甚至狠砸整天 6-8 小時的都有。當然這麼長時間的說嘴內容,也不是沒有料,但是想得到精華或者避免賣膏藥,當然是不可能的,天下沒有白痴(沒錯字)的午餐!所以讓來賓體驗到講師的功力,就會更願意掏錢出來買課程了。

創造你產品獨特的體驗模式,讓客戶陷入佔有感的情境內,按今天得到的說法,客戶將捨不得把東西還回去給你,然後客戶就會掏出他邪惡的卡片來了!



二、微信支付如何指數增長?

像微信支付這樣一個成功的互聯網產品,實現指數型增長經歷了這四個階段:產品從0到1、突破指數型發展的拐點、積累實用性沈澱、實現多指數曲線增長

第一個階段、產品從0到1:通過試錯找核心競爭力,快速迭代縮短開發週期,產品功能一點一點加,並且採用小團隊運作比較靈活,重點是還要有方向不能亂試。重點就在要有方向不能亂試,否則很容易推出爛產品砸壞了招牌,或者開發到最後變成疊床架屋的架構,整個產品繼續走下去的成本很高。

這個階段剛好可以再複習一下這篇每天得到15min三十歲跟別人幹,四十歲為自己幹,五十歲要給別人幹,未來就是滿滿的利他大平台!》的「二、為什麼硅谷的公司都那麼牛?」其中說的三點「讓公司的一線人員去自己創新、全公司有唯一的目標、大!平!台!小組織的模式,用精英團隊去打攻堅戰」,剛好很符合產品從0到1剛開始的創新階段,定好清楚的目標,用小組織菁英團隊開始去打天下!

第二階段、突破指數型發展的拐點:創新只能帶來突破的機會,要實現突破還需要運營,所以突破指數增長拐點的路徑是創新+運營。訂定良好的經營策略,持續提升核心競爭能力,積蓄持久戰的續航能量,才能順利支撐下個階段的進行。

第三個階段、積累實用性沈澱:創新以後的實用性沈澱,是這個階段的核心。沒有實用性沈澱,創新只會是曇花一現。找出產品和企業的核心價值,並不斷地提升和強化核心價值,在這個階段開始拉開和競爭對手的距離,確實幫助用戶解決問題而不是譁眾取寵,這樣才能邁向永續經營的目標。

第四個階段、實現多指數曲線增長:一個業務的增長曲線不可能永遠是指數型發展,所以要開發新業務,實現多條指數型的增長曲線。到了這個階段就要懂得跟免疫系統學做企業,要培養出企業的六個要素「多餘的準備、多樣性的結構、模塊化分工、適應性、謹慎決策、內嵌性,詳細完整的細節可以溫習這篇每天得到15min脂肪能殺菌,胖子變溫拿?》的「二、跟免疫系統學做企業!」的內容。



三、做什麼決定,可以用數學算出來!

數學的重要性小惡魔我已經是很肯定相信的事情,如果有機會的時候一定會盡可能地吸收數學相關知識,即使懂得很少也要使勁去接收。但是這段要說是數學,我倒覺得是把它懸疑化了,我反而覺得是在教你人性,我就把開場的囚徒困境拆開來,再用「X理論和Y理論」來做補充。

博弈論的囚徒困境:審判官對兩個囚犯開出條件,全部招供那每人判兩年;都不招那就都無罪釋放;而如果一個人招而另一個人沒招的話,那招的人判一年,沒招的人判三年。這倆囚犯最終怎麼選?雖然都不招符合他們的最大利益,但最可能的結果是,他們兩人都招了,然後各蹲兩年。你看,這就是博弈論,每個人都會想著自己的最大利益。

對於這個案例不懂的話,可以再了解一下X理論和Y理論(wiki),上面的例子是人性本惡的表現。


如上圖所示,持X理論的管理者會趨向於設定嚴格的規章制度,以減低員工對工作的消極性;持Y理論的管理者主張用人性激發的管理,使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一致,會趨向於對員工授予更大的權力,讓員工有更大的發揮機會,以激發員工對工作的積極性。

從第三者的角度看囚徒困境,你會很納悶「都不招」這不就是最大利益嗎?可惜的是,人性的考量都是先自己本身利益開始,因此大多數都會先出X。用相反的角度來看組織群體,如果你所處的組織或群體內,大家都出Y,就會在囚徒困境獲得群體和個體的真正最大利益。所以,出Y的老闆才是值得繼續跟下去的老大!


四、為什麼不受待見的總是你?

簡單說這段得到的結論就是,大部分的人不喜歡冷酷的人,以及不喜歡自己的人;喜歡適度的熱情和喜歡自己的人,所以聽聽就懂。

小惡魔覺得這個議題可以延續上個議題的觀念:「X理論和Y理論」,以囚徒困境來說只有兩個人,並且是當下要決定生死,所以很容易就激發人性本惡的一面,運氣好就一年,最差也不過是兩年,但絕對不會被關三年,這就是X理論。

如果把「囚徒困境」放大到人生裡,我們有很多時間和機會決定出Y或X時,我又要該決定?在每天得到15min的文章中,經常邀請大家成為豐富的海洋:先給,今天你已經知道其中一樣可以給的東西就是Y,把Y理論內化到待人處事的行為準則上,讓我們一起在意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去規劃一個值得擁有的生命


所以想要成為受待見的人,就訓練自己先出Y,這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難的不只是觀念轉變,即使已經轉變觀念了,該怎麼做才是Y,而不是造成他人困擾的過度熱情呢?



@吃乾貨Review@
許多人用生命大多數的時間在賺錢,而不是去規劃一個值得擁有的生命。堅持出Y,不留遺憾在人間!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

三十歲跟別人幹,四十歲為自己幹,五十歲要給別人幹,未來就是滿滿的利他大平台!

三十歲跟別人幹,四十歲為自己幹,五十歲要給別人幹,未來就是滿滿的利他大平台!


一、助人為樂,為什麼會樂?

利他主義 wiki利他主義(英語:altruism,也可譯為利他行為)源自於法文altruisme,字源可溯自義大利文及更早拉丁文alter,即其他、別人的意思。利他主義是一種無私的為他人福利著想的行為,在道德判斷上,別人的幸福快樂比自己的來得重要。利他主義在許多思想和文化中是一種美德。在進化遺傳學中,利他行為被定義為增加他人的生存 fitness,較少自己的生存 fitness。

馬雲:未來,一定是利他主義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使自己變得很強大,而 DT(data technology)是讓別人變得強大。未來的經濟和社會,一定是利他主義的、是講究分享、透明和擔當的。這個社會,所謂IT,以我為思想,強化自己、利我、並且封閉、自己掌握資源、不讓別人知道,但這個時代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另外馬雲有一句話小惡魔也覺得不錯:如果你相信未來,你就要相信年輕人,如果你相信年輕人,你才能真正說未來是美好的。

利他主義可以說是小惡魔現在正在學習的中心思想,有持續看每天得到15min心得分享文的話,可能會注意到幾次小惡魔提到要當個豐富的海洋:先給!的呼籲,主要的首篇文章《當個豐富的海洋,真正懂得“先給”的真義!》可以再看看。而利他主義是比較正式的名稱,底下我找到另一個延伸概念:有效利他主義

當我們還不能成為一個豐富的海洋之前,我們的資源有限、時間有限,但是我們還是要開始先給,所以我們應該要考慮用最少得最多的方式來決定利他行動,這是我簡單解釋有效利他主義,詳細完整資訊請參考社群網站。


有效利他主義中文社群網站:http://www.eachinese.org/

建議你先花點時間看看《有效利他主義的 30 個問答》之後,才能用點耐心看完影片,主持人是個很有氣質的正咩!!用這樣的想法應該就能耐心看完了...

有效利他主義的「行善小步五曲」


今天就不多說利他主義的事情,不然小惡魔可能又會說得沒完沒了,相信日後很多機會會觸發小惡魔不斷提醒自己和大家要當個豐富的海洋:先給!



二、為什麼硅谷的公司都那麼牛?

一、全公司有唯一的目標:這個目標必須是可測量的,然後大家一起朝這個目標努力。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在互聯網時代,你創業的大部分時候都是不確定的,所以就要快速迭代。在快速迭代的時候,由於剛創業,沒那麼多產品經理,沒人去組織,怎麼保證大家往一個方向跑十分重要。這時候就需要全公司有一個唯一的,並且是能夠測量的目標。注意,一定要是能測量的目標!

二、讓公司的一線人員去自己創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組織。硅谷有一個自組織的方法,叫黑客馬拉松。黑客馬拉松是用產品和程序來決定公司怎麼走。很多公司定計劃的時候,都是老闆在爭來爭去,很多時候機會就錯過了。有了黑客馬拉松,把產品做出來看一看,就減少了很多沒必要的爭論。其次是打破了組織架構,你做一個產品,需要別的組的人配合,這樣每個月你都會和別的小組的人一起做一個東西。你們不僅可以成為朋友,你也會瞭解其他人在幹什麼,這樣很自然地就打破了組織架構的邊界。黑客馬拉松鼓勵冒險,因為很多產品做了也不一定成功,但做的時候你也知道就用了一個晚上,這樣也鼓勵了很多創新。

三、大!平!台!小組織的模式,用精英團隊去打攻堅戰:在大平台小組織這種文化裡,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工程師要是產品的粉絲,然後利用內部機制,用更少的工程師做出更完善的產品。




三、古代寺觀是怎麼掙錢的?

聽完古代版之後,咱們來看看現在奇特版...哈!

20161204中天新聞 教會獨創金錢儀式 稱教徒奉獻金千倍返還

新北市板橋的榮光教會,被多名教徒向平面媒體投訴,教會監督許聖使,自封是神的代言人,但多年來卻偏離教義,還獨創一套可令教友發財的「金錢儀式」,一邊要求信徒們捐錢,然後在帶著眾人在聖殿中求神賜福,宣稱這樣可以得到豐盛錢財,甚至獲得奉獻金百倍、千倍的返還,連房屋、土地都能得到,被控訴的教會,上午派出一名牧師,出面否認儀式可以招財。

(影片很快就被移除了...看看蘋果能撐多久,在這個網路時代,這樣是沒用的,影片我就不換了,想看的自己Google...)

蘋果版的比較有趣:【94狂片】聖使獨創「金錢儀式」 教徒奉獻金千倍返還

最近美江2.0出來,那我們當然要回顧一下美江創始版。

郭美江傳道爭議事件
郭美江傳道爭議事件是基督教台北純福音教會邀請演講的靈恩派牧師郭美江於2013年發表的偏激言論而遭上傳網路及批評事件,其中誇張解說包含歧視同性戀、宣揚基督教神蹟等相關言論。

MC美江 謝金燕 斷開魂結


上面那個影片有趣但是卡卡的,還是下面這個電音版的好聽...

MC美江:電音版 - 燒毀、斷開魂結、斷開鎖鍊....


那個雲~那個霧~看完之後,希望大家繼續和小惡魔的網站保持聯絡蛤~~



四、沒錢也能做有效的消費者調查!

省錢的意思就是燒腦,反過來說,如果你腦洞夠大,就能省點錢。確實,我們都說用戶的語言難懂,相反的,人家才覺得我們的腦袋怎麼這麼不靈通,為啥我說了這麼多你還是不懂?每次說到用戶語言聽不懂的時候,我就會想起這個例子《我的車子對香草口味冰淇淋過敏:end-user 的語言》,我覺得這個真的是很有趣!因為最後真的找到車子對香草口味冰淇淋過敏,卻對其他口味冰淇淋沒事的原因。這段得到講的兩點概念的執行方法,基本上是一樣的,就是要有耐心和誠意去了解用戶講的內容,並且用心細心地去分析資訊背後的意義。說到這,又讓我想起很久以前熱賣的書:《QBQ!問題背後的問題》。

QBQ!問題背後的問題》挺厲害的,出版了十幾年在架上還買得到,博客來還有相同系列的書出版,一本書才一百多塊,一百多頁淺顯易懂很容易看完的!博客來購書連結一連結二

與其說是為了省錢去做“解釋驅動”和“臨界點”的方法,還不如想成這就是訓練自己或組織對用戶資訊的具體解決方案分析思路,隨時能把獲得的資訊做廣泛的連結發想,就能經常找出驚奇的答案。



@吃乾貨Review@
你沒錢時,你騙別人;你有錢時,別人騙你。有錢了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比黑心更邪惡的是「沒有報告證明是不安全的!」

比黑心更邪惡的是「沒有報告證明是不安全的!」


一、抗菌皂已被FDA禁售?

電池回收在台灣是很方便的事情,而且小惡魔也不認同得到說的電池丟了“一定”會有人撿的論調;解酒的部分我也不說,因為喝到醉的事情我不喜歡,所以不研究解酒。倒是最後的結語我很喜歡:知識要經常訂正,多瞭解科學知識,你就能更有質量、更聰明地生活!

所以我就來查查抗菌皂的事情...在今天之前我很喜歡用「X的藥皂」,生活還是小心為上,以後就用一般肥皂就好,不然就要自己做肥皂了...

美國FDA禁用抗菌皂常見19項成分,原因:無科學證據證明有效且有害健康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可不這麼認為。就在剛過去的這個週五,FDA宣布禁止洗手乳與沐浴乳等清潔用品中使用包含三氯沙(triclosan)與三氯卡班(triclocarban)等共19種成分。

2014年的時候美國食品和藥物監督管理局的專家就已經發出警告:「長期使用抗菌皂,抗菌皂中的三氯生可能擾亂人體荷爾蒙分泌;長期接觸抗菌產品的細菌,耐藥性類型發生了變化,長期使用抗菌皂或增加抗菌素耐性。」

但當時國內的專家說:「三氯生是否有害尚無定論。」,我猜當時的官員肯定是說:「美國只是警告並不是禁用,所以請民眾不必恐慌,我們先觀察後續的狀況。」

嗯...抗菌肥皂存在副作用!!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研究所孫建方教授認為,抗菌素髮揮作用需要一定的濃度,並且需要一定的作用時間,而抗菌香皂或沐浴液配合清水使用時抗菌素濃度難以保證,尤其洗手三兩分鐘的過程更難達到抗菌效果。

而且,有實驗結果顯示,含三氯生的抗菌肥皂非但起不到有效抗菌的作用,還可能有潛在的副作用。已經有研究表明,長期使用抗菌皂將增加細菌的抗藥性,並可能影響人體正常的激素調節。

此外,搜索文獻可以發現,SCI收錄的諸多權威雜誌提示,三氯生和三氯卡班這類物質可能影響睪丸酮、雌激素和甲狀腺激素水平,並存在致癌的風險。


原文網址:抗菌肥皂有沒有必要用?皮膚科專家告訴你真相! 

FDA禁止的成分如下:
X. Cloflucarban
X. Fluorosalan
X. Hexachlorophene
X. Hexylresorcinol
X. Iodine complex (ammonium ether sulfate and polyoxyethylene sorbitan monolaurate)
X. Iodine complex (phosphate ester of alkylaryloxy polyethylene glycol)
X. Nonylphenoxypoly (ethyleneoxy) ethanoliodine
X. Poloxamer-iodine complex
X. Povidone-iodine 5 to 10 percent
X. Undecoylium chloride iodine complex
X. Methylbenzethonium chloride
X. Phenol (greater than 1.5 percent)
X. Phenol (less than 1.5 percent) 16
X. Secondary amyltricresols
X. Sodium oxychlorosene
X. Tribromsalan
X. Triclocarban
X. Triclosan
X. Triple dye


二、陳志武:市場將會戰勝儒家!

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咱們的社會老早就不吃這套了...官員是人民的公僕,人民是總統的老闆!家庭和樂要搞父母兄弟姊妹大家都是一群好朋友的關係...至於夫妻的部分,稍有得罪就是男女不平等,沙豬你一條!在還沒娶老婆前早就不認識啥是夫為妻綱啦~~

如果君主、父母和做老公的,操守本性值得表率,自然能營造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所以想要三綱要先看自己值不值得被綱囉~~


五常:仁、義、禮、智、信,倒是不必如得到那麼悲觀,我們社會上懂這些的人還是甚多,想要社會變得更美好和樂,就是要先懂得先給,這就是《當個豐富的海洋,真正懂得“先給”的真義!》這天得到15min標題想要傳達的理念。

我想最近應該很多人都看過一個跌倒的小孩被扶起來的溫馨影片,下面再分享最近看到的故事,希望大家都更能理解我們都應該當個豐富的海洋,真正去懂得“先給”的真義,並身體力行

《尋找福氣⋯》

有一個尋找福氣的研討會,這個課程有50個人報名。
50個人走進一個裝滿氣球的教室。原本每一個氣球裏面就有塞了一個紅包,紅包上面寫著福氣二個字。
這50個人原本是參加研討會,演講者突然停下並開始活動。
他做了一個奇怪的要求…
他給每個人一個氣球,並請他們在氣球上用麥克筆寫上名字。
接著,將這些氣球收集起來,放到另一個房間裡。
於是,這些人被帶到那個房間,並被要求找到寫著自己的名字的氣球,限時5分鐘。
每個人都瘋狂找尋自己的名字,跟他人碰撞、推擠著,現場一片混亂。
5分鐘過去,在場沒有人找到自己的氣球。
演講者喊停!現在大家被要求隨便找個氣球,然後把氣球遞給上面所寫的名字的人。
沒有幾分鐘,大家都得到了自己的氣球。
演講者表示,這就是我們的人生。
每個人都在瘋狂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沒人知道它在哪裡。
福氣其實取決於周遭的人:給予他人想要的,你就會得到你想要的,而這就是活著的意義。

一個人的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



三、95後藍領們過得好嗎?

新藍領們的工作現狀就是:幹得多、掙得少。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9.4小時,平均每月休息不到4天,看起來很辛苦,但掙得卻不多。雖然新藍領們現在「幹得多賺得少」,但對未來充滿信心。他們往往自帶正能量,敢打敢拼,認為自己雖然年輕、工作經驗少、忍耐力和職業精神也有待加強,但經過幾年歷練,一定可以成為職場的中堅力量。新藍領們更看重將來的發展,並且認為,這比暫時的高薪更重要。他們普遍都能接受收入低、工作累,可以承受競爭壓力、收入壓力,還有心理壓力,但不能忍受沒有前景、沒有鍛鍊機會的工作。

自帶正能量是個很好的特質,現在的職場實在太悶了,要穩定:沒有以前幹到退休的環境可以待,就算公司制度好,但現在人心不古也可能挺不過勾心鬥角的職場;要新鮮:大公司制度死,綁手綁腳發揮不了,小公司又怕氣太短撐不久,換到裁員失業。想要混得好要自己看得開,而且永不放棄學習,因為後面進來職場的蛋蛋族,不會跟你比公司資歷,他們有的是吸滿整個世界資訊的大腦,老人...我們的頭腦不能停!


四、學習會不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

結論是:學習並不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但這段得到還要抓住兩個重點就是:需要按年齡分階段學習,以及不要糾正孩子玩遊戲的方法。

1. 按年齡分階段學習:人一生按年齡可分為若干階段,如嬰兒期(0~3歲)、幼兒期(3~6歲)、兒童期(6~11、12歲)、少年期(11、12~14、15歲)、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年齡特徵、不同的需要。因此,要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教育必須分階段進行。

底下簡單的條列一些幼兒教育常識項目,先想想看這些部分做到了沒,以及怎麼做什麼時候做的?

1-1. 1歲6個月 學會單獨走路;
1-2. 1歲8個月 學會單獨上廁所;
1-3. 2歲 學會穿內衣,培養良好的習慣;
1-4. 2歲6個月 能單獨吃飯,自己穿衣服;
1-5. 2~3歲 穿有鞋帶的鞋,訓練小孩複雜思考的能力;
1-6. 2~3歲 每天至少吃 3 種顏色的蔬菜,訓練孩子的統籌能力;
1-7. 4歲 要教育孩子學會自尊,自愛;
1-8. 5歲 要訓練孩子的自重意識;
1-9. 6歲 要教育孩子團結,競爭的能力,強弱對比;
1-10. 8-13歲 要使孩子明白學習的目的。

2. 不要糾正孩子玩遊戲的方法:一方面把探索的樂趣留給小孩,另一方面是不要造成小孩對這項學習遊戲的反感。這段得到裡面講的兩個故事,大家看了應該會有共鳴。

2-1. 比如孩子在玩玩具火車,想拿軌道當電話打給爸爸,結果奶奶卻趕緊過來制止,說這是軌道不是電話。

2-2. 有個朋友帶一歲半大的寶寶玩釣魚玩具 ,孩子老是把魚鈎和魚竿方向搞反,釣不著魚。家長在旁邊看著就著急,老糾正他,結果孩子就不愛玩這個遊戲了。


@吃乾貨Review@
當化學成分充滿食物鏈,而官員只會斷章取義借專家名義說「目前沒有研究證明對人體有害」時,人民就只能自保了,而這沒有報告的背後原因可能並不單純。

貨幣市場不是戰勝儒家,而是吸引了自利的人,不管身處環境為何,別忘了先身體力行我為人人,當個豐富的海洋:先給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

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

當個豐富的海洋,真正懂得“先給”的真義!

當個豐富的海洋,真正懂得“先給”的真義!


一、地圖不客觀,悄悄塑觀念!

Dymaxion Map 是現在小惡魔最崇拜的地圖,它略為挑開了我的心界,只是現在我的悟性不夠,實力不足,執行力疲弱,所以無法再跟深入了解和跟隨 Dymaxion Map 引領的世界,詳細的細節可以再閱讀《接收 Money & You 做海洋:Dymaxion Map》,這是小惡魔到現在為止對 Dymaxion Map 理解的範圍。

地圖有太多故事了,它可以表現了一個國家政體的思想,可以看出歷史文化,甚至內涵了改變世界的抱負!我想,繼續吸收得到下去,未來還有很多機會學學和談談地圖相關的知識。


二、新認知:到底什麼叫“智慧”?

小惡魔覺得智慧就是經驗的集成,而經驗是經歷反省後的結晶,沒有通過反省是不能萃取而保存成經驗;解決問題可以集眾人的智慧,會遠勝於個人的處理能力。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當一群人討論出來的結果,往往和專家沒差多少,有太多實驗可以證明,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 Google Google 看看。 

心理學家給「智慧」下了一個定義,說「智慧」就是「明智的推理」。這裡說的「推理」,不是大偵探福爾摩斯那種邏輯推理,它的意思更廣泛,是說你通過自己的理性,來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這種選擇,不是知識,不是智商,也不是情商,所以心理學家乾脆就把它叫做「智慧」。

智慧需要你對周圍的環境非常敏感,能從一個更大的視野中看問題;你要有靈活度,能同時考慮不同的觀點;你還要善於自我反省,承認自己的知識是有限的。
想當個有智慧的人,你至少要理解以下三件事情:


1. 在知識上顯得謙遜:要知道未來是不確定的,想要合理評估一件事情,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

2. 超越自我:要理解自己可能會當局者迷,如果能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問題,也許會更好;

3. 多考慮別人的觀點,達成妥協:要能懂不同觀點的利弊,能理解各方立場,不光考慮自己,也考慮別人。

所以說智慧和智商不一樣。

智商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太容易通過訓練提高。而智慧是個體面對不同情況的差異,那智慧也許就是可以學到的,如果我們多熟悉一些不同的局面,也許我們就能學會更多的使用智慧。最後作者萬維鋼總結了三個詞:謙虛謹慎,旁觀者清,達成妥協,這都是能讓我們生活得更好的品質。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做到這三點,你就是有智慧的人。


三、乾隆“永不加賦”背後的秘密?

看電視劇的時候確實覺得四爺乾隆,老是有錢能從內務府拿錢出來解決國家事務,真是一個節儉仁政愛民的好皇帝,原來羊毛出在羊身上!

不知道是我忘了,還是電視劇沒設計這段完整的劇情,透過這段得到把四爺乾隆的錢袋子整理一下,有以下這三大個:

第一個錢袋子、皇莊:就是皇親國戚的私人開心農場,也就是說四爺乾隆是個大地主。
一開始這些皇莊的收入是用來供應當地駐軍和工作人員的開銷,還沒有直接流入皇帝的口袋。但乾隆年間大量查抄了這些產業,就直接歸內務府所有了。收歸內務府之後,乾隆把一部分指定人經營,還有一部分租給農民耕種,這樣乾隆直接當上了不用靠天吃飯的地主,每年不用過問具體耕種只等著到期去收租就行了

第二個錢袋子、淮揚鹽商當時清朝鹽政最主要的制度是「官督商銷」,就是由政府指定特許商人進行食鹽的銷售,有點類似於今天特許經營店的意思。應該像是台灣早期的專賣局,現在的「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商人們為了得到經營權紛紛送禮走後門,這中間所得到的錢財大部分進了皇帝的腰包。據估算,乾隆朝內務府來自鹽務收入,就佔了鹽稅全部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

小惡魔有些誤解,以為乾隆有打貪的形象,可能來自電視劇一小段對「兩淮鹽引案」的劇情,不過這個案件也發整成一部電視劇:「大清鹽商」,在台灣也有播過。其他關於乾隆四爺吸金的討論,可以看一下這兩篇:《揭秘清代鹽商生活 資金周轉不靈時朝廷借錢》、《清朝最強鹽商年收驚人 堪稱乾隆的超級提款機》。而對這段史實的真實存在性,在大陸那邊也是有人在探討的:《大清盐商 荒诞源自史料 盐案真实存在》。

第三個錢袋子、稅關稅關是按照一定的數額交到戶部的,在這個數額以外還會有多出來的部分,而稅關多出來的部分就全進了內務府的賬上,也就是變成了乾隆的收入。不僅如此,那些被任命為稅關監督的官員,如果因為沒有足額完成稅收或者貪污,就會遭到罰俸甚至查抄家產,這部分收入也進入內務府而非戶部。據作者估計,關稅總收入的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都進入內務府。

另外,小惡魔和 Kurtz 研究的過程中,在網路上挖到了疑似乾隆四爺的第四個錢袋子:議罪銀,這邊提供兩個連結讓有興趣的人可以繼續挖下去,《自從和珅發明這個東西 乾隆旅遊說走就走 很任性》、《乾隆年間貪污賄賂成風:皇帝斂財不遜臣子》。所以你跟小惡魔一樣對乾隆是一個節儉仁政愛民的好皇帝有所懷疑的話,差不多把這幾篇小惡魔和 Kurtz 挖出來的文章專研一下,歡迎來留言交流到底乾隆是不是個好皇帝呢?

本段感謝 Kurtz - 小樽世界 協助搜尋整理「乾隆 vs 鹽政」的相關資訊。


四、誰在濫用抗生素?

超級細菌已經不是新聞了,而且已經在數十個國家中展現它們的威力,台灣也是名單之一《台灣健康基金會:超級細菌有藥醫嗎?》。而人類在抗生素領域這麼多年來一直沒進步,在這場人類和細菌的戰爭中,人類已經敗陣下來了,並傳言說 2050 年每三秒就有一人死於抗藥性疾病,不過在藥商和畜牧業商人的短利視野裡,這個問題看來只會越來越嚴重而已。

超級細菌比癌症還可怕,台灣這兩篇文章有深入的探討:《超級細菌來襲一》、《超級細菌來襲二》,和得到不約而同也把矛頭指向畜牧業,希望有聽到和看到這篇文章的農業友人,能夠呼應一下這些文章的建議。


@吃乾貨Review@
如果全人類都能運用智慧理解富樂博士 Dymaxion Map,我們就是在同一艘宇宙船內共生,必須彼此共享和互助,才能求得生活環境裡最大的效益!我們每個人都懂得先給而不是取,就不會走向滅亡的道路,清朝轉衰的歷史歷歷在目:當個豐富的海洋,真正懂得“先”的真義!

轉載自:藍色小惡魔 - 魔窟《每天得到》